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部门动态 > 正文内容

    全市畜牧产业呈现“四轮驱动”特点

    作者:曾德强 时间:2007-11-21 08:00 来源:安康日报 字号: 打印

    市政府及农业部门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务求实效,畜牧产业呈现“四轮驱动”的特点,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
    在市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紫阳县代表团雷新芳等13名代表提出了《关于切实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建议》。市农业局承办了这项建议,但是鉴于某些客观条件尚不具备,当年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今年初,市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岚皋县代表团赵良策又提出了《关于做大畜牧产业的建议》。市政府将其转交给市农业局承办,市人大常委会将其确定为重点督办的10项建议之一。市农业局领导亲自上手,将这项建议办理与全年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同时继续办理上年代表建议中尚未落实的事项。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代表建议办理取得明显成效。
    各级领导亲自带动。3月份和10月下旬,市政府先后两次召开全市畜牧产业建设工作会议后,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畜牧产业的领导,多数县区、乡镇都把畜牧产业当成了富民工程来抓。镇坪县成了这方面的先进典型。按照中省要求,结合本市实际进行的乡镇兽医体制改革基本完成,约大多数乡镇站都配备了2——4名有一定专业基础或实践经验的畜牧兽医专干,由各县农业局直管,工资由财政统一支付。同时,村级防疫员安排及待遇也基本落实。畜牧兽医防疫体系的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资金扶持有效促动。全市各县区和部分乡镇根据国家和省上出台的一系列扶持生猪生产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制定出台了形式多样的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和兑现,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养猪户的积极性,促进了养猪大户和良繁大户的快速发展,使全市的生猪生产向着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部门配合全力联动。农业部门协调抓总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发改、财经政、信用部门积极组织申报项目,筹措发展资金,搞好信贷支持。土管、林业部门及时协调解决畜牧产业建设所需的用地、用材问题。到10月份,农发行安康分行已发放20000多万元资金用于支持以生猪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全市多数地方的畜牧产业正在形成“部门配合、领导苦抓、干部苦帮、养猪户苦干”的工作局面。
    加强督察持续推动。今年以来,市政府和农业部门先后6次对10个县区、20个强乡镇的畜牧产业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督促,并将督查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县区、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促进了全市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产业建设。一是畜禽总量稳定增长。截至9月底,猪、羊、禽饲养量分别为315.53万头、131.09万只和1303.05万羽,同比增长72.9%、18%和9.2%。二是良种繁育力度加大。全市饲养良种公猪2360头,同比增长17.35%;适繁母猪存栏13.78万头,同比增长6.0%。三是正大圈舍建设加快。全市已建成正大圈舍2196户,面积33.7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2.89倍和2.5倍,同时圈舍质量不断提高。四是养猪大户快速增长。全市养猪大户累计发展到6192户,同比增长15.6%,其中200头以上的87户,同比增长1.83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dkp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