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为出发点,突出实效,狠抓落实,五个体系逐步建立健全。
一、以敬老院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一是农村敬老院建设取得新突破。全县已累计建成中心敬老院16所,村级集中供养点43个,共集中供养2040人,集中供养率达到57%,到“十一五”末,全县可望实现农村五保全部集中供养目标。二是城乡低保在“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和“动态管理”中逐步走向规范化。城市低保工作坚持分类施保,强化动态管理;农村低保工作按照“继续完善制度,严格保障标准,扩大保障范围”的原则要求,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三是对全县3548名五保对象纳入医疗救助,兜底救助23人,支出救助资金16.4万元,保证了五保老人病有所医。
二、着眼于提高灾害救助工作水平,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体系
该县认真修改完善了县乡救灾预案,建立了社会救灾物资储备网点,村组灾情信息员队伍得到进一步巩固。7月份以来,该县不同程度地遭受了自然灾害,特别是局部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突发性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全县相关部门迅速反应,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积极主动参与救灾工作,民政部门及时下拨救灾款,并配发了帐篷、衣被和生活必需品,帮助灾民渡过难关,重建家园,实现了有序救灾、平稳渡荒,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三、以村级民主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体系
一是广泛宣传《陕西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办法》,让村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结合县情实际,对村委会制度进行了修改和完善,规范了村务公开和财务管理,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二是对《村民委员组织法》颁布以来的贯彻落实情况,邀请省、市、县人大代表进行视察,总结了贯彻落实中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做法,查找出了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并制定了改进提高的工作措施,推进了村民自治工作的有力开展。三是按照“一部三室三站一场”的要求,抢抓社区项目建设政策机遇,积极做好规范化社区创建工作,并组织开展了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逐步引导各项公共服务进入农村社区。
四、突出优抚解“三难”工程,进一步完善拥军优抚安置体系
在去年开展优抚解“三难”工程的基础上,今年又以30户老复员军人建房、扶持70户退伍军人以茶饮、蚕桑、畜牧为重点的农村产业发展以及解决优抚对象看病难等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落实,并发挥了良好效益。到现场为建房户和发展生产户按标准兑现了补助资金,送去了上级组织的温暖与关爱。对全县复退军人进行了全面摸排,为二十名退役士兵兑现了人均两万元的自谋职业创业基金。同时,积极开展建军80周年庆祝活动,推进了“双拥”工作深入开展。
五、以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发展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社会事务专项管理服务体系
该县把培育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作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来抓,制定出台了《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建设标准》,按照归口登记、双重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放低登记条件,简化登记程序,促进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截止今年十月底,全县共登记各类农村专业经济协会117个。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造就了一批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同时,以创建省级老龄工作先进县为契机,认真做好老龄工作,敬老模范村达到了40%。积极开展老龄维权活动,落实兑现了90岁以上老人补助待遇,各项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