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十一”黄金周后安康旅游冷思考

    作者:吴安 时间:2010-04-24 10:59 来源:安康日报 字号: 打印

    今年“十一”旅游黄金周,西汉高速公路通车,“火”了汉中旅游,“冷”了安康旅游。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十一”长假,汉中市接待游客85万人次,同比增长200%;安康市接待游客27.3万人次,同比增长13.3%。其中,汉滨区接待游客8.02万人次,同比下降8.6%。而地处西汉高速公路沿线的石泉县、宁陕县接待游客分别是8.86万人次和2.05万人次,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不难看出,今年“十一”旅游黄金周期间,汉滨区乃至全市旅游接待总体情况不容乐观。
    早在2001年“五一”,西康铁路通车,瀛湖、香溪洞、南宫山等生态旅游景点备受西安游客青睐,一年一度的“中国安康汉水龙舟节”成为安康旅游的“名片”,安康旅游迅速成为全省旅游“热点”,实现了“开门红”。然而,今年“十一”西汉高速公路通车,安康旅游受到“冷落”,这其中除了受交通因素影响外,也暴露了安康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安康旅游一直把西安及其周边地区作为客源地,客源地单一,规避旅游市场变化的能力弱。西汉高速通车后,缩短了西安至汉中的距离,汉中旅游迅速成为西安及其周边地区游客的“新宠”,来安游客必然减少。二是旅游线路缺乏内涵,更新速度慢。从2001年至今,安康旅游线路一直是“瀛湖-香溪洞一日游”、“瀛湖-香溪洞-南宫山二日游”、“南宫山、岚河漂流一日游”等条线路,对西安及其周边游客来说安康旅游线路缺乏新鲜感。三是安康旅游宣传往往重视旅游景区资源的宣传,忽视旅游线路、旅游产品的宣传,游客很难感受安康旅游产品特色。四是旅行社相互倾轧、砸价,安康旅游对外报价偏低,旅行社利润微薄,不愿对外推介和销售安康旅游线路,而热衷于组织安康人外出旅游,直接影响安康旅游经济发展。五是安康旅游与周边发展成熟的景区缺乏横向协作,没有形成跨区域旅游线路,应对旅游市场变化的能力低。
    西康高速公路将于2010年底建成通车,届时安康旅游市场又会发生新的变化,如何在未来的三年里提早采取有效措施,规避旅游市场风险,确保安康旅游又快又好的发展呢?
    诚然,安康没有西安、汉中等地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是,安康绿色休闲的生态旅游特色符合城市游客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需求,这就是安康旅游产品的优势。因此,安康旅游只要紧抓西康高速公路通车机遇,在客源地培育、旅游线路策划、旅游产品包装、旅游市场规范、旅游区域经济横向合作等方面多下功夫,安康旅游完全能够走出“低谷”,再次掀起新的发展高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李心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