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强力推进“一菌三园”建设,食用菌、板栗、核桃、蚕桑(花椒)产量和效益显著提高,林果产业已占到了全县农民收入的五成以上。今年前三季度全县农民现金收入达1656元、同比增长11%。
该县把“一菌三园”建设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点工作,调动各方力量,采取有力措施,强力推进“一菌三园”建设。积极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取得联系,研制适合当地条件的高效、生态、绿色食用菌生产技术规程,加快珍稀菌、草腐菌品种开发步伐,相继进行了榆黄蘑、鸡腿菇等高山珍稀菌品种的试验示范,建立了广货街白灵菇、旱坝双孢菇等珍稀食用菌示范基地。利用“科技之春”、“科技下乡”等活动,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广泛开展技术咨询、培训活动,提高菇农科技兴菇的能力。通过抓点示范、技术指导、典型引路、辐射带动,全县食用菌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态势,目前全县发展袋料食用菌1000万袋,总产值将达到4000万元。
地处秦岭腹地的宁陕属板栗和核桃的最佳适生区域之一,所产板栗、核桃以皮薄味香远近闻名。该县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快推进林果产业化建设,形成了以西万公路为中心的五大板栗生产基地和江口回族镇、太山庙乡两大核桃生产基地,全县板栗、核桃面积迅速达到21万亩和2万亩的规模。针对农民普遍存在着“重建轻管”的现象,导致板栗、核桃生产效益不高,打响了林果园科学管护持久战。先后召开科管技术现场观摩培训会10余场次、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开展集中培训20余场次;90余个包村部门累计无偿捐赠科管白灰500余吨、捐赠化肥400余吨,提供扶持资金20余万元;争取省、市林业部门支持下,无偿给农户发放西林、西洛等优质核桃苗25万余株。全县建成科管丰产板栗园12万亩,其中100亩以上的达到600块;建成优质高效核桃园5万亩,其中在江口回族镇江河村建成1万亩优质高产核桃园基地。年产板栗1800余吨、核桃30余万公斤,产值分别达到700余万元和500余万元。
充分利用部分乡镇的自然条件适宜的优势,区域化发展蚕桑和花椒产业。按照“结合实际、区域布局、突出重点”的发展思路,大力推广普及先进实用技术,实施强村大户和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助推蚕桑产业发展。采取县抓重点乡镇、乡抓大村大组、村抓重点户等措施,加快蚕桑基地建设步伐,推广新型养蚕技术,提高蚕桑产业效益。全县建成汤坪等3个基地乡镇,桑园面积迅速恢复到2240亩、高标准优质桑园达到1150亩,全县发种3000张、同比增长50%,茧产量达到220吨、产值逾220万元,蚕农人均增收超过3000元。同时,不断加快太山庙乡优质花椒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力争全县优质花椒基地达5000亩以上。太山庙乡提出了“标准化种植,规模化发展”的思路,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推动花椒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组织发动群众在对双建村现有花椒园进行科管、改造。政策鼓励、资金支持、技术服务以及大红袍花椒价格的走高,极大的调动了村民发展花椒产业的积极性,全乡的标准示范化花椒园已经突破3000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