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石泉 > 正文内容

    石泉县建起200余个特色警务室

    作者:郑鑫文 王君 时间:2007-12-18 08:32 来源:石泉县人民政府网站 字号: 打印

    石泉县立足县情,因地制宜,建起200余个各具特色、实用、高效的警务室,将有限的警力资源实现了效能最大化。
    在城镇社区建标准化警务室。鉴于县城及国道沿线集镇人口密集,经济条件相对发达,在当地政府及社区居民的支持下,在每个社区协调解决不少于2间办公用房作为警务室,并统一外观标识。每个警务室常驻正式民警1人、辅警1人,配齐办公必要设施,建立健全受理案件登记、调处纠纷登记等9种社区工作台账,建立了统一的工作、勤务和考核制度。
    在偏远山村建中心警务室。由于大部分农村住户分散,院落少、散户多,分布面积宽。县公安局采取一警多室,中心警务室辐射带动周边警务室的办法,在偏远山村每3至5个村选建一个中心警务室。民警常驻中心警务室,定期到各村警务室调查走访接待群众,此举既节约了有限的警力资源,又方便了基层农民群众反应社情民意,有效地化解了基层邻里矛盾。
    在市县结合部建跨区域协作警务室。针对地区结合部、县与县交界地带邻里矛盾和边界纠纷突出,往往容易诱发治安案件,甚至诱发群众性事件的实际情况,石泉县主动与周边接壤交界的汉中市西乡、佛坪、洋县3县以及本市汉阴、宁陕两县公安机关沟通联系,由本县公安局牵头,邻县公安局协助,先后在市与县、县与县交界地带设立6个跨区域协作警务室,初步形成了地区互动,警民联动的农村警务室工作格局。
    在移民新村建新村警务室。近年来,部分高山村民在逐步向矮山川道、公路沿线迁移定居,加之重点工程建设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形成了多个移民新村。石泉县采取属地管辖原则和“谁的辖区谁负责”的办法,在全县12个移民新村、集中安置点建立了12个新村警务室,驻村民警采取进入户、与移民交朋友结对子的办法,帮助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此举得到了移民搬迁户的广泛信任和支持,全县12个移民新村和集中搬迁安置点无刑事治安案件和因矛盾化解不及时而引起的上访事件发生。
    离退休民警发挥余热,建校园警务室。将全局已经退休或离岗的老民警返聘派驻到各高中、初中学校以及城区几所中心小学校担任驻校民警,统一建立了校园警务室。在农村中、小学,则采取驻地派出所民警兼任驻校民警的办法,使学校及学生安全有了可靠保障。据统计,自2007年建立校园警务室以来,全县共查处涉及学校的治安案件7起,处理违法人员11名,同时有效防止了社会闲杂人员进校滋扰、破坏行为发生,同时学生逃课、上网等不良现象也大幅减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dkp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