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上的担子轻了,衣兜的票子多了,庄稼汉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提起党的惠农政策,平利县八仙镇花园岭村年过六旬的肖泽福老人脸上写满幸福与快乐。该县巧用“加法”做好减负增收文章,使全县20万农民走上致富路。
加大政策落实力度。该县着力构建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相关部门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一年来,全县兑现粮食直补26.3万亩、604.9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273台、65.2万元,退耕还林20.5万亩、4720万元,合作医疗保险补助5936人次、584万元;严格落实“两免一补”,免收9746名学生教科书费78万元,免收28641名学生杂费570万元,为2610名困难学生补助生活费47万元。
加大产业扶持力度。2007年,县上投入420余万元扶持茶饮、畜牧、蚕桑产业发展,兑现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933万余元,补助132万元建成沼气池1100口,兑现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农田基本建设工程补助资金891万元,落实地膜玉米、地膜洋芋、能繁母猪等项目补助208万元,为农村经济突破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全县茶饮产业年产值达2.4亿元,发展桑园7.5万亩,年发种6万张,生猪饲养量35万头,实现产值2.5亿元,农业总产值突破8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2250元。
加强减负监管措施。该县坚持“三管齐下”加大减负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为农民当好合法权益的“保护神”。一是严格执行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报刊征订限额制和涉农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二是深入开展以农村中小学收费、农业生产性费用、农民建房收费、农村计划生育收费等为重点的涉农收费专项治理工作,严肃查处加重农民负担的违法违纪案件。三是切实加强和规范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制度,先后对三个乡镇、14个村的筹资筹劳方案进行纠正,使一事一议工作步入法制化、正规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