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岚皋 > 正文内容

    岚皋:惠民政策点亮百姓新生活

    作者:苏云 时间:2007-12-20 10:10 来源:岚皋县人民政府网站 字号: 打印

    “孩子上学,国家两免一补;生病住院,有合作医疗补助;连农家养猪,政府都给买保险。”数着近年来的一件件稀罕事,身居陕南山区的岚皋人无不感叹道:“政策实惠越来越多,生活变得越来越好”。而这都源于该县近年来不折不扣执行国家政策,落实各项惠民举措,结合自身县情,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倾力关注民生的结果。

    倾注财力解决民生难题

    “上学难,看病贵”一直是该县面临的民生难题。优化财力支出结构,将“钱袋子”倾斜于事关民生的大事,成了该县近年来不断派发给群众的福利“红包”。
    随着义教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推行,该县已于上学年免除全体义教阶段学生学杂费,免除40%义教学生的课本费,为21%义教阶段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费。通过争取国家“义教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投资3000余万元,新建校舍15000平方米,全面消除农村中小学校“危房”现象。自2004年起,组织协调69个县直单位结对挂联60余所农村学校,年均投入50余万资金改善边远学校硬件环境。从去年至今,已先后投资425万元改、扩建了县内17个乡镇卫生院43个卫生所,仅2006年全县卫生支出875万元,比上年增长25%。2007年,该县试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截至目前,累计收治“参合”病人3000余例,报销治疗费用250多万元,农民看病难压力得到明显缓解。
    为改善农村群众生存环境,该县大力实施通乡油路、通村水泥路工程,高标准新建412公里通村水泥路,公路通村率达到95.6%;狠抓重点水利项目建设,让8.3万人告别饮水难;持续实施扶贫工作整村推进工程,使1.3万名贫困群众走出了穷山深沟、茅庵草舍,住上了路边新居。

    筹资千万关注弱势群体

    “年筹集社保资金1270万元,用于城市最低保障、农村五保、农村特困群众救助、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资金的发放。”这是该县年倾注财力关注民生的又一笔硬账。为保障“弱势群体”的正常生活,该县大力构建社会保障体系,采取以乡镇为依托,以村组为单位,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五保户供养方式,先后投入141万元建成8个乡镇敬老院,33个村组集中供养点,惠及五保人员1511人。同时,积极为下岗人员创造良好的再就业环境,仅今年上半年就为105名下岗人员办理了小额贷款资金担保,发放小额贷款资金210万元,财政贴息20万元。针对目前物价上涨情况,该县及时按照省市要求,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120元/年上调至160元/年,并建立财政保障预警机制,对其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不欠发、不漏发。鉴于县内外出务工人员多,且多从事高危行业的情况,该县在外出务工人员中推行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工作。每份保险每人每年交纳保险费50元,保险期限为一年,最高可获得22000元保险保障。截至目前,全县3677人投保,已累计赔付保险金251笔共计18万余元。

    行惠农举措达农家田地

    “一折通”是今年在该县推行的新事物,而伴随着“一折通”的出现,农民认识到的是:“往年种地给国家交税,现在种地国家给我们补助。”新鲜事还不止一件,11月23日,民主、石门等八个乡镇与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岚皋服务部就能繁母猪保险一事举行了签约仪式。年出售肥猪200头的民主镇大户韩自清得知后惊喜不已:“我今年现有能繁母猪60头,每头年保险费60元,保险金1000元,省财政补贴支付48元,我只需要出12元。”
    惠农政策还不光是给予补助,更多的是给予农民致富的“门路”。针对部分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差、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该县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围绕产业抓培训、围绕就业抓培训”,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百千万”工程。结合县内产业发展和农民外出务工需求,合理设置农家乐经营、电器修理等十余项专业,采取就地培训和输出培训两种形式,仅今年就选送900余人前往技术院校免费学习,并积极与企业、技术院校联合举办短期培训班,实现了“培训即就业”的双重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wangx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