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白河 > 正文内容

    白河农民的“吉祥三宝”

    作者:阮芮 时间:2008-01-04 09:36 来源:白河县人民政府网站 字号: 打印

    《吉祥三宝》这首歌唱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家喻户晓。白河县的农民群众也有自己的“吉祥三宝”,这个“吉祥三宝”让他们的生活发生着喜人的变化……


    开展技能培训—扮靓“新农民”

    白河县17余万的农村人口中有近6.7万富余劳动力,如何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富余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必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白河县委书记陈勇这句话掷地有声,迅速将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决策推到了发展全县经济的浪潮之上。“发展劳务经济,就要切实增强做好劳务经济工作的主动性,积极开展职业技术和务工技能培训,按照市场需求确定培训内容,着力提高技能劳务输出比重。”陈勇书记在县委十三届三次全体会议上鲜明的指出技能培训是发展劳务经济的重中之重。
    “我16岁初三毕业就去天津打工了,没学历没技术,找了个在工地上拉砖的活,每天累得筋疲力尽,后来我们镇上领导派干部把我从天津接回来送到县职中学电焊技术,培训还没结束我就被长兴公司提前录用了……”茅坪镇田湾村的阮家宝高兴的说起他由搬砖工变成电焊工的经历。据了解,今年以来,白河县开展的多场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培训出类似于阮家宝这样的“新农民”有1557人,就业引导培训1.6万人次,其中向市级培训机构输送716人,向市技术学院输送技能助学两年制学员206人,县职中培训395人。全年培训学员已享受市级减免学费84万元,县本级拨付培训费38.1万元,生活补助42万元,共享受减免费用164.1万元,达到了“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让农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得到了实惠。
    在这喜人景象的背后,有着一套较规范和完善的培训体系:县上成立了由县长担任组长的农民工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将培训工作纳入乡镇和各部门年度考核。凝聚劳动保障、农业、教育、农发办等部门合力,以现有教育资源为依托,以县就业培训中心、安康技术学院白河分校为主要阵地,以各种社会办学力量为补充力量。还建立了农民技能培训的鼓励机制,凡按计划、按专业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实行免费培训、免费签定、免费发证。县委常委会决定,今后县财政每年筹集资金50万元和省市每年给予农民工的培训补贴一并设立培训基金专户,用于农民工培训,大部分乡镇还明文规定报销农民工的往返交通费,对于实现技能转移就业给予一定奖励,极大地掀起了学知识学技能的热潮。实践证明这种培训体系是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需求的,让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转变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农民”。


    参加“新农合”—农民交小钱办大事

    今年以来,白河县共有161664位农民参合,其中民政资助参合对象5267人,参合人数比上年净增10160人,参合率达91.5%。截至10月底,已有16526位参合群众受益,共报销医疗费用547.7万元,有29人达到了最高报销1万元的封顶线。
    “参加合疗太划得来了,我今年9月份得了直肠癌,在西京医院做的手术住了14天院,花了30多万,回到家乡后,合疗办报了1万,交十块钱报1万,多出1000倍啊。”在外打工家住仓上镇天宝村的庞启贵在拿到报销费时如此感概。为了让农民更好地了解“新农合”制度的好处,该县加大宣传力度,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大力宣传,在四新乡集镇所在地的1200米通乡公路两旁,制作了50幅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宣传标语牌,并在醒目位置做了两堵“合作医疗一面墙”。内容包括参合基金的缴纳方法和金额、住院费用报销的程序和比例、外出务工住院报销的办法、每人每年报销最高限额、参加合作医疗又参加商业保险的报销程序等。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最受广大群众欢迎的是“报销直通车”制度。“参加合疗又划算又方便,我今年得了结核性胸膜炎,在冷水卫生院治了一个月,花了3702.8块钱,最后出院时直接就报销了1961.68块钱,都快报了一半,实实在在的减轻了负担。”冷水镇洞子村的吉成美高兴的说起“报销直通车”的好处。
    据了解,该县在整个合筹的808.32万元中,农民个人缴费161.66万元,中央财政配套323.33万元,省财政配套48.5万元,县财政配套48.5万元,其中大病统筹基金支出522.4万元,占已支出基金的95.4%,大病住院报销5958人次,占参合总人数的3.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白河县将这一政策扎实地落实到群众的生活当中,减少了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的可能性,扩大了农民的受益面。


    送文化下乡—让农民享受“精神大餐”

    “搞新农村建设,我们不仅要让农民富了‘钱袋’,还要富了‘脑袋’,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要富裕起来。”白河县委书记陈勇在注重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也丝毫没有放松精神文明建设。
    今年以来,白河县在偏远的山区、广袤的农村开展了一系列的“科技之春”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该活动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立足于解决群众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由宣传、文化、农业、科技等部门组成强大的活动阵容,在全县15个乡镇分片举办了以传授科技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普及法律法规、开展便民服务、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为主题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把实用的农业技术、先进的文化、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送进千家万户,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在送文化下乡的活动中,卫生、计生部门抽调医务人员开展的免费义诊并赠送各类药品活动,老百姓是喜上眉梢,乐在心头;涉农部门现场传授养蚕、畜禽良种繁殖、快速养猪等实用技术,特别引人注目,技术人员被围了个水泄不通;新华书店为少儿朋友们精心准备的辅导资料、科普读物被“洗劫一空”;文化部门精心编排的集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文艺演出,更是高潮迭起,让广大群众饱饮了一顿文化大餐。据统计,各单位、各部门在活动中累计发放农村实用技术资料2万余份、各类法律法规知识读本1万余套、劳务信息宣传单30000份、学生辅导资料500套,免费义诊3000多人次、赠送各类药品8000余元,举办科学养蚕、快速养猪、大棚蔬菜栽培等技术培训12场次,组织大型文艺演出8场次,开展各类宣传咨询服务及知识讲座16场次。受益的干群和在校师生达到4.5万人次。
    白河县十七多万的农民群众在党和政府送来的“吉祥三宝”的护佑下,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生活质量大为提高,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都有着质的飞跃,体现出一种“新农村、新面貌、新气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dkp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