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浇铸突破发展的基石

    ——汉阴县2007年抓党建促发展回眸

    作者:耿国泉 邹国建 刘仁宏 时间:2008-02-18 08:58 来源:中共汉阴县委组织部 字号: 打印

    回眸刚刚过去的2007年,汉阴县党的建设亮点纷呈:47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面建成, “一线两翼”党建示范工程稳步推进,“四级承诺”活动焕发生机,干部任用初始提名取得突破……。这一项项务实创新的举措,如一砖一砾,浇铸起汉阴率先突破发展的坚固基石。

    新思路彰显新生机

    2007年年初开始,县委先后召开会议,就加强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做出部署,提出了“突出重点、培育亮点、形成特色、提升水平”的党建组织工作思路,出台了《汉阴县县直、乡镇党委(党组)书记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办法》、全面落实党组织负责人抓党建工作的职责。

    坚持领导带头抓党建、部门包村兴产业、干部联户促增收的工作机制,把重心下移到基层一线,使联系点真正成为党的建设的“试验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全县28名县级领导,298名科级领导干部坚持抓点示范,破解难题,共建党建示范点326个,创建党员科技示范基地131个,培育党员产业致富示范户809家。

    推行重点亮点工作申报制度,建立基础工作和重点、亮点工作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各级党组织集中精力实施重点工作突破,避免均衡用力、面面俱到。全县32个党(工)委共申报重点工作96项,亮点工作35项,涉及到党员承诺制、“支部+协会”、干部管理、民主集中制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等诸多方面。破冰而出的机制激发了党组织的创新动力,凝聚了干部队伍的发展合力,提升了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一大批先进典型孕育而生,一系列创新经验得以推广。

    严承诺注入新活力

    围绕建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探索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的新途径,积极构建“乡镇党委重点工作承诺、机关站所党组织政务承诺、村级党组织实事承诺和党员先进性承诺为主要内容的“四级承诺”体系,构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先进性承诺格局。

    城关镇党委针对县城规模扩张的实际,把加强社区党建工作作为承诺重点,在新成立城南新城社区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五好”社区创建活动,从镇机关选派16名干部到社区任党支部书记和工作人员,健全了社区劳动保障及调解机构,组建3个社区群艺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田禾乡响洞河村党支部郑重向群众承诺开展“一村一品”示范工程,大力发展蚕桑产业。支部牵头建起蚕桑协会,走“支部+协会”的致富路子,扶持与引导村民建优质桑园2300余亩,年养蚕1800张,仅养蚕一项为人均增收900元。

    一项项承诺,一件件实事,一条条惠民举措成为党组织和共产党员践行先进性的真实写照。2007年,全县179个村党支部承诺实事537件,18个乡镇党委和72个县直部门承诺重点工程270项,140余个机关站所承诺服务项目290余个,8000余名共产党员人人有承诺、件件有兑现。

    育典型形成新特色

    沿安石二级公路和汉漩、汉铜公路沿线,开展“一线两翼”党建示范工程建设,培育一批能够体现汉阴党建工作水平的基层典型,示范推动农村“四个文明”协调发展,是该县抓党建、促发展的生动实践。一年来,列入布点的11个乡镇和30个村,坚持以班子建设为基础,以“一村一品”建设为重点,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狠促各项工作均衡推进,成为了引领全县经济社会率先突破发展的坚强堡垒。

    在“一项两翼”党建示范工程建设中,乡镇党委发挥 “龙头”作用,通过“双培双带”,把一些年轻有为,敢于进取的农村致富能人纳入培养视野,吸收为党内新生力量,培养成村级后备干部,为农村经济发展储备了人才。去年以来,11个示范乡镇、30个示范村共培养村级后备干部105人,发展致富能手党员45名,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村务管理的中坚力量。

    “一线两翼”示范工程建设,有力激发了基层党组织的创先争优竞争意识,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0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10亿元,粮食总产达到12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325元,净增33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00元,增长15%,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k_xfw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