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白河 > 正文内容

    白河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四大亮点”

    作者:阮国胜 时间:2008-02-25 10:27 来源:白河县人民政府网站 字号: 打印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全县上下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深入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白河总体目标,大力弘扬“三苦”精神,坚持农业抓示范、工业抓扩张、全局抓项目,紧跟市场发展绿色产业,突出特色加快工业发展,强化培训突破劳务经济,夯实基础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实力。2007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1亿元,较上年增长12.8%;财政收入完成7218万元,增长36%;完成工业总产值5.9亿元,增长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8亿元,增长65.5%;农民人均纯收入2252元,净增351元,增长18.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8119元,增长18.1%。县域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市县区排名中,由上年后列跃居到前五位。


    二是经济结构调整达到新层次。依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设基地上规模,集约经营提质量,精益生产升效益。蚕桑、木瓜、畜牧、黄姜、烤烟五大主导产业经济发展竞相发展,立足绿色产业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不断壮大,产业建设与龙头企业良性互动而催生的产业化效益进一步彰显,特色经济的张力不断巩固和激发,一、二、三产比例由上年的35.9:22.8:41.3调整到34.9:28.1:37,产业布局更加合理,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坚持把劳务经济作为农村主导经济来抓,把新增劳动力全部纳入政府买单的培训计划,积极开展务工技能培训,提高劳务素质和输出水平,实现依靠山水挖潜力和开发人力增效益的“双赢”。


    三是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新提升。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高度关注民生,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着力促进社会和谐。实行财力向困难群体和社会保障倾斜、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倾斜、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倾斜,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切实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抓好城区廉租房建设,实施农村特困群众全部政府投入的“安居工程”,逐步解决城乡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加快乡村道路、流域治理、土地整理、安全饮水、沼气富民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四是党的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坚持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抓住县乡换届的选人用人关键,大胆探索和推行署名推荐、“三轮差额”、“三轮票决”的机制体系,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大力弘扬“三苦”精神,加强工作监督检查,制订“事不过三”的督查纪律制度,形成崇尚务实高效、团结奋进的社会氛围。创新性地推行村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依托“两委”核心,整合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公共资源,合理设置并不断完善形成教育培训、信息咨询、生产生活、医疗健康、全程代办、文体休闲、矛盾调处和志愿互助八大类服务内容,初步达到融入社会增强服务功能、普惠群众提升执政能力的预期效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wangx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