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白河 > 正文内容

    白河:“三个聚力”彰显统战工作最大效能

    作者:潘茂涛 李盛浩 时间:2018-07-23 10:02 来源:白河县 字号: 打印

      白河县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独特优势和作用,以“三个聚力”凝聚各方共识、汇聚各方力量,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履职尽责切入点,发挥统一战线最大效能。
      一是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白河县地处陕西东南部、安康东部,三面与湖北省相邻,素有“秦头楚尾”之称。全县总面积1455平方公里,辖11镇117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21万人,属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深度贫困县。全县有贫困村74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6万户4.2万人,脱贫攻坚量大面广、任务异常艰巨繁重,每一份力量都不可或缺。面对这一实际,白河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民营企业、群团组织、爱心人士、民主人士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不断深化“光彩行”系列活动和“百企帮百村”行动,在鼓励捐助扶贫等善行义举的同时,探索建立了“支部+企业+贫困户+X”帮扶模式,引导企业把贫困群众镶嵌在产业链中,带动贫困户实现可持续增收,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强劲动力。对在脱贫攻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和各界人士,优先推荐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对其企业信用评级等方面予以加分,激发他们参与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和时代荣誉感,推动形成全社会助力脱贫攻坚,投身公益事业的正面效应。
      二是聚力助推“两个健康”发展。白河县现有11个基层商会,2个行业商会,会员人数达396人;有非公企业1044个,从业人员1.1万人;个体工商户6981户,从业人员2.6万人,2017年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31.8亿元,占GDP比重达53.6%,非公经济占据了全县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一支最具活力的生力军,是建设美丽富裕新白河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可是,民营企业规模和体量不够、产业层次低端、产业集群效应没有充分显现的“小低散”特征没有根本改变。面对这一现状,白河县委、县政府一方面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促进民营企业的有力抓手,促使“放管服”改革更具针对性,实质性,创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各级领导干部带头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坦荡真诚于民营企业交往,民营企业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同时,注重引导企业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促进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彻底改变地缘式经济、家族式企业、作坊式经营的现状;塑造新生代企业家的品牌形象、先进标杆,提高其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为白河非公经济茁壮成长赢得先机、赢得未来。
      三是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白河县委、县政府突出政治思想引领,积极开展深化多党合作共识教育,落实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制度,坚持包容团结,稳妥推动民族宗教交流交融。着力改善少数民族村人居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引导在白河经商的维吾尔族群众依法诚信经营,积极协调解决他们经商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依法依规加强寺庙道观、基督教聚会点的规范化管理,切实把宗教人士、信教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引导到发展生产、勤劳致富,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上来,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坚持双向联络,积极拓展对台统战工作。充分发挥台胞台属亲缘、血缘、地缘关系,利用返乡祭祖、联谊交流等机会,鼓励他们多带台湾地区朋友来白观光旅游、参观考察、投资兴业。积极加强与市委统战部和市台办的沟通联系,争取把来安考察交流的台商带到白河,把白河的自然风光和木瓜、大理石材等特色产品推介出去,实现两地合作共赢、互利互惠。
      白河县新时期新举措,勇担当善作为,把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作为立足点、把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有为点、把关心关注民生福祉作为落脚点、把维护民族稳定作为基本点、把提升工作质量水平作为保障点,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聚合最大正能量。全县统一战线各领域凝心聚力与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的“大统战”工作格局正逐步形成,为建设美丽富裕新白河积蓄智慧和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王玲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