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白河县“帮、提、保、治、防”五个方面着手,全方位推进健康扶贫这项民生工程。
“帮”—全面建设医疗卫生帮扶体系。按照“统筹协调、资源共享、精准帮扶、全面覆盖”的原则,县卫计局深化对口帮扶,建立“3+2+1+0”的帮扶体系(三级医院帮扶二级医院,二级医院帮扶基层卫生院,基层卫生院帮扶村卫生室),将各类对口帮扶关系要覆盖到县级医院、镇(中心)卫生院及村卫生室。根据县域实际情况成立对口帮扶领导小组,制定《加强医疗卫生帮扶体系建设提升健康扶贫工作水平实施方案》。各级医疗机构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双方经商讨签订帮扶协议和帮扶计划,制定工作台账、确定帮扶目标、明确帮扶责任。为将帮扶工作做实做细,要求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保持良好的沟通机制,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帮扶业务沟通会,总结帮扶工作成效和存在的问题。鼓励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以问题为导向制定个性化帮扶措施。道路不方便开通远程会诊、专科不强领办专科、缺乏医师派驻医师坐诊。通过帮扶体系的建设,使优质医疗资源得到有效下沉,县域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人民健康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提”—提升县域医疗卫生设施条件。该县2018年投资330万元启动了全县脑卒中中心建设,同时,投资500万元打造建设“白河县域医疗服务协助平台”。该平台以县医院为中心、以各镇卫生院为节点、村卫生室为终端的三级县域医疗协作网,覆盖全县11个镇卫生院和113个村卫生室,实现了全县远程医疗服务全覆盖。平台集远程专家会诊、门诊、影像诊断、视频会议、医疗大数据六大功能与一体的综合系统,镇村患者不用再手持CT、DR、血液等检验结果到上级医院明确诊断,通过平台只需5分钟,县级医院专家即可看到患者资料,大大节省了就医时间方便患者就医。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同时扎实推进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对全县113个村卫生室标识标牌进行更新,2018年新建4村卫生室;对其他达不到“四室分离”的村卫生室进行分批改造,确保每个村均有标准化村卫生室。
“保”—全面落实综合医保政策。2018年白河县为贫困人口建立完善了重特大疾病统筹保障机制,设立专项基金。县域统一部署,形成了“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最低医疗保障”的综合医疗保障体系,切实提高了广大患者保障水平。并开“一站式“结算系统,全部实现即时结报。真正让农村贫困人口“敢看病、看得上病、看得起病”。
“治”—多渠道救治患病人群。该县将治疗患病群众作为关键环节。一是制定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定点医疗机构制定大病专项救治诊疗方案及台账;二是对贫困大病患者、慢病患者逐人制定“健康指导方案”,实行“一户一策、一人一处方”,对26种常见慢病分病种制发了随访服务手册,分色管理,切实提高慢病服务效果;三是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10种需长期服药人群制定了门诊基本药物免费供给制度,在发药的同时,为每位贫困患者配备一个“小药盒”,将药品进行分类,并分别以雄鸡、太阳、月亮来标示早、中、晚用药时间,用图画标示用药数量,简单明了,让留守老人、智力低下等弱势人群都能辩识。“
“防”—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创新推行“3+1+X”家庭医生签约帮扶模式,即3名医生(1名县级医院医生、1名镇卫生院医生、1名村医)组成团队与1个贫困家庭达成签约服务关系,再根据一般贫困户、慢病患者、大病患者等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在卫计工作职责范畴内提供X项有针对性的服务。
目前,全县113个村组建了健康扶贫责任医师团队,贫困人口签约服务率达100%。同时,以提升全民健康素质为目标,深入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八大行动”,从源头防止群众患大病、患重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