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康旅游
- 主题教育
- query
- 生态
- 圆满
- 宁陕
五年来,瀛湖生态旅游区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确立了“国际著名、国内一流”的发展定位,紧扣5A景区创建和“商、养、学、闲、情、奇”旅游发展要素,着力区情的认识和把握、着力资源管控、着力规划编制、着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项目建设、着力抓好安全生产、着力瀛湖旅游品牌塑造,同步推进产品、品牌、标准“三位一体”建设,着力推进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窗口建设。
历经五年的艰苦创业,今天的瀛湖生态旅游区山清水秀、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富集、产业布局合理、区域功能清晰、产业主导显著、山水人文兼具,已成为全市"三区两园"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市旅游产业的核心增长极。
生态旅游区成立后,面对体制机制不顺、财政捉襟见肘、辖区资源分割严重等困难,党工委、管委会坚持谋定而后动,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要求。以规划统领全区开发,以招商引资为突破要素,披荆斩棘、砥砺前行,一路走来,几经风雨终见彩虹。
2013年,在汉滨区政府和市区编办、人社、财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面完成了原汉滨区瀛湖管理局、香溪洞管理局、汉滨区海事处等单位人员的上划、机构变更等基础性工作,组建成立了生态旅游区党政综合办公室、规划建设(国土资源)局、旅游管理局等内设机构和香溪洞风景区管理局、瀛湖海事分局等下属单位,结合工作推进需要,遴选了一批优秀干部,进一步充实了瀛湖生态旅游区干部队伍,改善了干部年龄、专业知识构架,为生态旅游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2014年11月,市政府与陕文投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注资1亿元组建陕西文投安康文化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瀛湖区域内唯一运营主体,负责开发建设和景区经营,2015年2月公司挂牌成立。按照大生态、大瀛湖、大旅游发展格局和“湖城一体”的战略布局,2015年到2016年,管委会高质量完成了《安康瀛湖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安康瀛湖生态旅游区控制性规划》《安康瀛湖生态旅游区村民安置规划和建筑风貌控制规划》《瀛湖库区生态渔业发展总体规划》《大香溪景区总体规划》《流水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专项规划19部。完成了瀛湖水画小镇概念性规划、牛蹄岭红色旅游项目规划等系列规划设计编制工作;完成了旅游区“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十三五”重点项目策划包装及项目编制工作,为全面开展文化旅游景区建设,实现生态旅游区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基础。

面对百废待兴,时不待我的发展机遇,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干部队伍是关键中的关键,党工委、管委会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为开发建设瀛湖,提振安康旅游提供组织保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面对新区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干部整体素质有待提升等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党工委牢牢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逐步进行调整和提升。2015年,经市编委会同意,对原内设机构部分职能进行了调整,增设市国土局瀛湖分局、瀛湖生态旅游区渔业局和综合执法大队,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区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明确了生态旅游区管控区域和管理边界,规划建设、国土资源、旅游管理、综合执法等管理职能相继授权或委托管理,管理职能和管理体制逐步得到保障和落实。着眼未来,党工委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2016年在全区开展“党的基层建设年”活动。以党支部为单位,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着力打造追赶超越的干部队伍,筑牢追赶超越的战斗堡垒。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让党员在党内生活“大熔炉”中锻炼党性、砥砺作风。2017年在班子成员中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牢记市委、市政府成立瀛湖生态旅游区的初心和使命,自觉担当、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在实现追赶超越的伟大征程中历练本领、锻造党性。到2017年12月,瀛湖管委会机构设置更趋合理,干部得到充实,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内设党政政综合办、规划建设局、旅游管理局、国土资源分局、渔业局、财政审计局、经济发展和招商局;下设3个正科级直属机构,分别为综合执法大队、海事分局和香溪洞风景区管理局(编制单设30名,实有57名)。通过组织机构的完善和狠抓干部作风建设,生态旅游区形成了“创新、责任、担当、荣誉”的机关精神,树立“发展自信、方向自信、目标自信、工作自信 ”的创业信念,形成了事争一流的工作局面。
2016年-2017年,全区按照“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紧扣“湖城一体”战略,围绕实施“123+N”重点项目布局,着力在生态建设、都市农业、文体旅游、休闲观光等方面拓展功能,以推动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以有效投资为抓手,以完善产品建设为目标,以优化环境为保障,实现生态旅游区质的提高,发挥了加快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旅游龙头作用。
2015年,全区接待游客151.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和2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00万元。
2016年,全区全年实现旅游接待人数180.7万、同比增长19.03%,综合收入9.039亿、同比增长19.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85万元。
2017年,全年累计接待游客人数260万人次,同比增长35.42%,综合收入14.37亿元,同比增长48.7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5.93亿元。


旅游业在稳增长、调结构和惠民生中的作用日益突显,中省相继出台了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推出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了“追赶超越、绿色崛起”发展总纲,确立了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的奋斗目标,为瀛湖生态旅游区发展指明了航向。
市委四届五次全会提出建设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布局、生态文化、生态机制“五位一体”基本框架,实施经济与生态共发展、人与环境相和谐、自然与社会同进步的新模式。
2018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围绕建设“秦巴明珠”生态旅游城市,坚定全域旅游发展方向,扎实实施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旅游与其他领域深度融合等重要举措。面对新的历史机遇,瀛湖人满怀豪情,志在千里,决心用3到5年的时间将瀛湖景区打造成为安康首个国家5A级景区。
2018年3月,在全区干部大会上,党工委、管委会明确提出全区的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以“五新”战略为引领,按照市委四届五次全会,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要求,紧扣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目标,围绕“商、养、学、闲、情、奇”旅游发展提升要素,聚力追赶超越,加大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加快产品、品牌、标准“三位一体”建设,实现生态旅游区高质量发展。
党工委、管委会按照生态环境优美、旅游产业聚集、田园新城引领和城乡统筹示范四位一体和统一规划、开发、建设、管理的要求,以瀛湖文化旅游景区项目建设为核心,以循环产业发展为统领,集中集约发展生态旅游产品,实现创建国家5A级旅游区的目标。同时,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瀛湖、流水副中心镇建设,开发旅游村镇,全面强化生态旅游区各项基础设施,强力推动湖城一体建设,将瀛湖生态旅游区建设成为国际综合性生态休闲旅游区、国家级生态涵养旅游发展示范区和西部地区湖泊型新兴旅游目的地。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奋进新时代、拥抱新时代,瀛湖生态旅游区将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记使命、责任、担当,在发展的实践中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发展理念,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将瀛湖生态旅游区打造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窗口,意气风发、满怀豪情的走在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的康庄大道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