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制定选调生选拔和管理的实施意见和实施办法。成立了由县委组织部和县人事局相关人员组成的选调生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各级党委对选调生的培养力度,实行选调生培养问责制;对选调生选拔、待遇、培养教育与管理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为选调生成长锻炼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是建立严格的考评机制,实行制度管理。建立健全选调生培训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汇报制度、推荐制度。选调生每年集中培训不少于10天;选调生政治思想工作实行第一责任人制,日常工作,由用人单位的党委或党组负责;选调生的考核工作与本单位的干部的年度考核同步进行;选调生定期向所在各单位汇报工作、学习等情况,并将书面汇报材料上报县委组织部。
三是加强联系沟通,实行动态跟踪教育管理。抽派专人,定期到各用人单位,了解选调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学习、纪律、能力等情况,针对掌握的情况,给用人单位提出合理的培养建议;实行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把选调生的工作表现、能力、成绩以及特长,作为选调生淘汰、继续锻炼、换岗锻炼、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四是在党建网站开辟“选调生在平利”的学习教育专栏。专栏的开办,为选调生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互促共进的平台,进一步加强了县委组织部与选调生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强化了对选调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工作,坚定了他们的理想信念,为培养奉献精神,促进自律意识和形成良好习惯,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是创造条件,加强选调生的实践锻炼。针对每个选调生所学专业及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推行多岗交流,有计划地安排选调生在单位内部之间、单位之间、县乡(镇)之间进行岗位轮换,让他们积累较为全面的工作经验;要求县级重大活动选调生必须参加,尽可能为选调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将选调生在实践锻炼中的表现,作为选调生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