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立县乡两级困难党员帮扶基金,为困难党员建立“小金库”。在党委的领导下,采取党费补一点、财政拨一点、党员捐一点、社会助一点的办法,多方筹措党员帮扶基金。在县组织部建立专户,用于解决困难党员发展生产和贫困党员慰问。
二是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带一”、“二帮一”的帮扶活动。即每位县级领导联系一个乡镇,县直单位负责人和乡镇主要领导联系一个村(社区),全县副科级党员干部每人帮扶一名困难党员,县直机关、乡镇机关一般党员干部两人帮扶一名困难党员,签订《帮扶责任书》和建立《结对帮扶卡》。结对帮扶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具体做到“五个一”:即县直机关、乡镇机关党员100%参与帮扶活动;每一名困难党员都有一名或两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每季度上门联系、走访困难党员至少一次;每年为困难党员送温暖至少一次;每年为每个帮扶对象在生产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办一件事实。
三是切实做好科技帮扶工作。结合农村产业发展、市场需求的发展方向,利用“党员电教”、“科技特派员”和春季农村“三下乡”等活动,集中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各种技能的培训,切实解决困难党员在发展中的技术“瓶颈”。使每名困难党员度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拓宽他们的致富渠道,增强困难党员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建立困难党员台帐,“不脱贫,不出卡”,“不解困,不出卡”,逐步实现脱贫目标,真正走上共同致富道路。
四是建立困难党员医疗保健制度。结合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由卫生部门对老弱病残的党员建档立卡,制定健康检查制度,定期进行检查。为5名符合条件老党员发放“优惠卡”,生病住院时按惠民病房的标准给予优惠,确保困难党员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安度晚年。
五是建立考核奖励机制。把帮扶困难党员脱贫致富的情况作为考核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效果差的单位和个人,不得参加评选党建工作先进;对在帮扶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奖励,营造出奋勇争先的工作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