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录音整理)
2005年1月31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开的很成功,尚勇局长在报告中全面系统,实事求是地回顾了2004年的工作,对2005年的工作安排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得力,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谈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在工作中参考。
一、对2004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的基本评估
2004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在巩固中提高,社会保障工作在困难中拓展,各项工作在创新中规范。
(一)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在巩固中提高。2004年,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公益性就业岗位的增多,使就业与再就业的渠道增加,大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重新得到妥善安置,特别是“4050”人员的就业安置工作有了新的突破。劳务输出工作有了新的提高,尤其是就业培训工作做的有声有色。安康技术学院自组建以来,不断拓展思路,灵活办学,使全市的就业培训工作水平达到一个新的层次,受到省上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兄弟市区的赞誉。
( 二)社会保障工作在困难中拓展。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困难较多,特别是资金比较紧张,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全年工作保证了“两个确保”,即养老金得到及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也没有拖欠。社会保险金的征缴难度虽然很大,但是,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基本完成了各项征缴任务。失业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拓展,保险的种类越来越多,社会保障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在有序推进。
(三)各项工作在创新中规范和完善。不断探索建立新的劳动关系,健全劳动合同制度;加大了追讨民工工资的力度,维权工作开展的很好。2004年河北省沙河市“11·20 ”特大矿难事故发生后,我市及时派出人员前往沙河协调处理善后事宜,为妥善圆满完成遇难人员安置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支持,维护了农民工权益。通过一系列工作的开展,进一步规范了劳动力市场。
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的重点
(一)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劳动保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信心。要纠正“劳动保障部门权力减少,任务减少”的错误认识。新的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规范和发展,劳动保障工作日益重要。一是市场经济的特点就是竞争,竞争的结果必然会导致一部分人失业,生活困难,这就会牵涉到失业保险问题;二是人都是要老的,都是要生病求医的,这又牵涉到养老和医疗保险问题。这些量大面广的工作,都是劳动保障部门要做好的事。今后,各县区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要适应这种变化,逐步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劳动保障这一方面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仅要鼓励竞争,更重要的是还要做好后续的社会保障工作。同时还必须弥补市场经济发展存在的弊端,为每一个人在市场经济平等竞争中提供社会保障支持。社会保障是支撑市场经济的三座基石之一。社会保障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目前,在工作中我们还存在一些差距:一是就业和再就业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扭转;二是各种保险覆盖面还不够广。未来一个时期国家最大的问题将是就业问题,我市也仍然如此。因此我们未来工作的努力方向应该是实现各种保险形式的全覆盖。对此大家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保持极强的工作信心,对不足的方面努力予以弥补。
(二)2005年的工作重点
2005年的工作,重点应抓好促进就业、拓展保障和规范运作三方面的工作。
(1)促进就业。就业与再就业工作是一个全国性问题,也是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在搞好这一块工作上,我们要做到以下几个结合:即市内就业和外出就业相结合;自发就业和有组织就业相结合;新增就业和下岗再就业相结合;体力性就业和脑力性就业相结合;盲目就业和有目的就业相结合。
(2)拓展社会保障。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一块的社会保障工作还没有开展起来,为此,要多想办法,不断完善,不断深化。今后,社会保险的各个险种都要将覆盖面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自然人拓展,做到应保尽保,充分发挥社会保险“稳定器”和“安全阀”的作用。今年,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要全面实现并轨,企业社会保障工作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工作也要逐步并轨。
(3)规范运作。要进一步协调好劳动关系,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特别是用工人数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要强制签定劳动合同。同时,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仲裁等业务上要精益求精,切实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要处理好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国企改革三者之间的关系。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逐步加大,各个方面的矛盾日益显现。下岗失业、下岗职工生活保障等问题随之而来。只有通过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扎实工作才能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好,推动国企改革健康、稳步发展。同时,国有企业在改革中也要充分考虑到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问题,尽量不闯政策“红灯”。
(二)要处理好劳动保障工作和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劳动保障工作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处理不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将会顾此失彼。要灵活运用国家有关政策,变通处理具体问题,在不违反政策原则的前提下,顾全大局,从全局的角度出发,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要处理好劳动保障和社会稳定的关系。社会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事,是首要任务。劳动保障工作开展的好坏对维护一个地方的社会稳定作用很大,要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及时解决处理好涉及社会保障方面的各类问题,全力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要处理好劳动保障与其他政府部门和社会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劳动保障工作涉及面广,在工作中,要注意加强同其他部门的协调联系,主动沟通。要注意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和新闻舆论的引导,力争使劳动保障工作得到全社会最大限度的理解和支持。
送:省政府办公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市委各工作部门,市纪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
市中级法院、检察院,各新闻单位。
中、省驻安各单位。
发: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