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5%,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8%和12%,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0%和12%。我们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优环境的各项工作,实现“十三五”的良好开局。
一、脱贫攻坚是统揽
脱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要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以脱贫攻坚统揽发展全局,抓住我市纳入川陕革命老区振兴计划的机遇,增强区域发展能力;落实各级党政责任、强化部门联动协作、动员社会协同参与,构建大扶贫格局。进一步完善市县抓落实、重在镇村的工作机制,各级立下“军令状”,层层压实责任、传导压力。要聚焦63.8万贫困人口,坚持到户到人、精准脱贫,通过异地搬迁、发展产业、劳务创业、生态建设、教育扶贫、兜底保障“脱贫一批”的过硬举措,确保脱贫实效,坚决防止“数字脱贫”、“平均数掩盖”和“脱贫即返贫”。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推进各种资源、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集。进一步创新脱贫攻坚模式、资源使用方式和考评体系,实施好国家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建设,确保全年减少贫困村200个、脱贫12.3万人。
二、稳增长是核心
紧扣支撑增长的关键环节,在提高质量效益的基础上保持经济增速全省领先。
要推进供给侧改革。结合实际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任务,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继续加大企业帮扶力度,推进降本增效,落实中省关于降低交易、人工、物流、财务成本和税费、五险一金、电力价格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让企业真正轻装上阵。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培育30户规上工业企业、5户产值过5亿元企业。实施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行动,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实施淘汰落后产能行动,促进企业重组整合,严格控制在产能过剩行业出现新的投资。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鼓励长期农民工举家进城落户,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推进房地产“去库存”。实施高品质消费供给行动,适应个性化、多样化、安全性、高品质消费需求,发展精致生产,提升工业品质量,推动农产品绿色健康,努力增加网络消费、文化旅游、健康养老、体育休闲等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加快城市商圈、大型专业市场建设,全力推进全省一级物流节点建设。
要扩大有效投资。实施235个市级重点项目,确保投资增长18%。重点加快机场、火电厂、白河、旬阳水电站、烟厂技改等重大项目建设,实施110个产业项目,加快西成客专、阳安铁路复线及国道石紫岚、旬小、安康至白河、平利至镇坪、宁陕至两河二级公路及4座汉江大桥、安旬天然气输送、民兵训练基地等基础建设;扎实推进汉江综合整治、引汉济渭、洞河水库、月河补水等水利项目,瀛湖治理、“两厂”建设等生态项目,棚户区改造、教育卫生、文化设施、养老服务等民生项目。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增强社会投资活力。
要强化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更加主动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生态经济带,更加主动接受关天、成渝、江汉经济圈的辐射带动,坚持“招大、引强、选优”,盯住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重点区域,盯住世界和国内500强、知名央企陕企、行业领军企业,盯住友好城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定向招商、精准招商,使更多的资本、创新技术、先进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为我所用。要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大政府对话、企业合作、民间互动的力度,扩大文化、教育、旅游等对外交流,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参与竞争,推动地方特色产品更广泛、更深入地走向世界和全国。要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狠抓招商项目落地,确保招商到位资金420亿元。
三、调结构是关键
坚持园区承载、企业引领,优化产业结构,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壮大实体经济,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要持续推进园区建设。大力推进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高新区围绕高端化、配套化、集聚化,进一步强化配套、打造商圈、聚集人气,建设大型商业购物中心,打造金融业聚集高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成科技创业孵化园,加快新型材料、现代物流、先进制造、富硒生物产业发展,大力引进带动性强的龙头项目,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端产业集群。瀛湖生态旅游区围绕建设国家生态涵养旅游发展示范区、全省十大文化产业基地和国家5A级景区,实施大坝、翠屏、中心城区三大入口,流水、火石岩、翠屏岛三大板块建设,突出富硒茶谷、清泉原乡、汉广文苑、生态农业休闲、休闲养生、养老旅游六大项目,推进服务设施升级改造,打造安康旅游的龙头景区。恒口示范区积极推进小城市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恒力装备制造产业园、沐尚温泉旅游开发、古镇美食文化街区等项目。“飞地经济园区”全力加快基础建设和招商进度,在项目、政策和资金上更多倾斜支持,促进企业落地。县域工业集中区加大力度引进和培育优质企业,努力建成汉滨五里、旬阳生态、汉阴月河、平利工业集中区4个百亿工业园区,支持旬阳省级高新区加快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提升园区档次和科技含量,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改造提升新型材料、清洁能源、生物医药、安康丝绸等传统产业,扶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形成规模优势;促进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跨界融合。推动富硒产业向高端产业迈进,建成富硒研发中心,部省共建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支持天贸物流城建设中国生态富硒产品O2O博览交易中心;立足生态优势,做优富硒粮油、茶、魔芋、水、菇等绿色有机健康产品;立足水资源优势,加快富硒水、矿泉水、纯净水发展;做到有标准、有品质,从粗放发展向高端、集群、链式转变。
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重点做强做优生猪、富硒茶、魔芋、核桃、山林经济等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在标准化生产、品牌打造和扩大营销上下功夫,加强安康富硒猪肉品牌推广,大力推进魔芋标准化生产,推进富硒茶品牌整合提升;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加强社会化服务,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建设,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0人。
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生态旅游升级发展,整合资源,完善要素,强化营销,丰富旅游产业内涵,加强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周边城市战略合作,提升“一山一湖一城”品质,加快重点景区建设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加快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结合文化旅游名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游、休闲游。狠抓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完善重点服务产业标准体系,引领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加快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网络信息、文化旅游、健康休闲等服务业发展。适应人口老龄化需求,支持发展多样化的养老体系,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模式,推进养老产业发展。实施“互联网+”带动战略,培育一批知名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和平台,大力发展农村电商。
四、抓改革是动力
坚持问题、需求、民生导向,哪个领域有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有群众抱怨多的问题,就要加大改革力度促进问题解决。要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国有企业、商事制度、资源配置、投融资体制等改革,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环境;鼓励多种方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积极推进全省农村改革试点、生态文明建设、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创新以及社会治理、社会事业改革,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投资项目审批、网上办事大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有序推进不动产登记。继续深化财政金融改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确保金融贷款增长20%以上。
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统筹推进管理体制、品牌战略、组织体系、商业模式等创新,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潜能,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实施园区创新发展工程,加快安康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建立市级产业孵化、高新区“众创空间”孵化体系;鼓励各县区、园区和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众创体系和创客空间。继续深入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坚持培养、引进、激励并举,培养引进一批领军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
五、惠民生是根本
扎实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重点放在兜底上,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和基本公共服务。集中力量办好就业、市政、教育、卫生等十件实事,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全力推进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避灾扶贫搬迁、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重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城区“五校北迁”及19所学校新建和改扩建任务,加快全市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执业医师和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社会保障,构建覆盖城乡的救助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健全社区管理服务体制,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扎实抓好信访维稳、安全生产、防汛减灾,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六、优环境是保障
要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既是发展需要,又是民生实事,更是政治责任,要坚决守住蓝天、绿水这个优势,深入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大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把我市建成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要下硬茬强化重点领域的综合整治,加强汉江水质和重点污染源的监控,科学设点、全面联网、加强预警、依法追责;对治污降霾实行分季度对标考核,强化特定时段的重点防治,坚决从源头上防治大气污染;要疏堵结合、依法强化秦岭巴山的保护,坚决遏制违规开山采石和乱批乱建现象;要进一步强化工业点源、农业面源、土壤、重金属、地下水污染防治,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推进汉江综合治理、绿化造林、水土保持、“两厂”建设等;继续加强节能减排降耗,加大“气化安康”力度,完善气站、管网、充电桩等配套设施,提高清洁能源的覆盖面和普及率。要按照“全覆盖、零容忍、明责任、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全面深入排查环境风险隐患,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对各类突出环境问题查处到位、整改到位,全方位夯实环境保护日常管理、执法监督、司法联动和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环境监管执法长效机制,防范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要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
要围绕生态宜居,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认真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中心城市加快实施“突出核心、重心北移、提升江南”战略,主攻棚户区片区开发,完善基础配套,促进产城融合,加快“四个城建”实施,不断提升中心城市品质;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实施城区东西二坝、黄沟、东南、西南、高井、长春、董家沟村片区棚户区改造。加快汉江生态经济带(石紫岚沿江<线>生态经济带)、月河川道城镇带建设,抓好县城、县域副中心、重点镇和标准化社区、旅游扶贫示范村建设。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布局市政设施和地下管廊,推广“海绵城市”建设经验。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的关键,要更加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尊重自然、传承历史、彰显特色,培育城市文化,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决不能做隔断历史文脉的蠢事。要提升城镇管理水平,拓宽城镇建设融资渠道,深入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健康城市创建,着力提高城市的宜居性。
要强化服务意识,推动发展环境根本性优化。以便民、利民、惠民为首要目标,以群众、企业、投资者满意为检验标准,全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继续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改革,坚持权利、机会、规则平等,消除“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民营企业反映强烈的各种隐形壁垒,催生市场主体,激发创业热情;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努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注:此文是徐启方市长在市委三届九次全会上的讲话节选,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