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融合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抓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必将反推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商品化方向发展,实现产业化经营,从而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不仅可带动农村信息化基础建设的发展,促进信息化在农业生产、管理和经营中的应用,还可以突破地域限制,实现与消费者的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科学合理使用资源,节约成本,增加收益。
一、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安康市坚持“宣传推介、展示交易”并重的思路,在市、县农业信息网站建立了农产品展示平台,集中展示了各地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信息,形成合力,扩大影响,提升了农产品知名度。随之,农产品电子商务迅速兴起,安康市农产品电子商务主要是本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园区、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依托互联网进行网上商品销售。据调查统计,全市已有60余家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业务,全年总交易额达8000余万元,共有200余名农业企业人员从事电子商务工作,其中专职人员120余人。农产品交易平台主要以淘宝、阿里巴巴、京东为主,个别企业采取微商或者类似与西部网购平台销售等形式。农产品销售的配套物流主要以“三通一达”(申通、中通、圆通、韵达)为主,少数企业使用顺丰、宅急送和EMS。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有仓储面积2.2万平方米,共有冷链气调库30610立方米,有冷链运输车辆22辆。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特点
1、涉农电子商务发展较快。近年来,随着现代生态(富硒)循环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企业的迅速扩张,现代农业园区、种养大场大户的快速兴起,畜牧、茶叶、魔芋、蔬菜、渔业、特色瓜果等生态富硒特色产业的迅猛发展,粮油生产的连续丰收,大大丰富了农产品资源。据统计,预计2015年全市粮食产量达87.8万吨,油料产量达15.5万吨,蔬菜种植面积达108.8万亩,魔芋魔芋面积达26万亩,生猪、牛、羊出栏量分别达到326.72万头、8.29万头和100.32万只,肉类总产量28.72万吨。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农业企业电子商务意识加强。目前,各地网络基础日趋完善,网络向更广泛的地域渗透,网络营销已向乡镇延伸;电子支付、安全认证等方面发展迅速,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快捷的支付方式和信用安全;网络购物在价格和便捷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使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模式,实现了农业企业与消费者不受地域限制地直接对接,带动了农产品生产、市场等方面信息更加丰富、透明、公开,有效减少了传统销售的中间环节,帮助农业企业争取到了更多的“市场”利润,使农业企业充分认识到参与网上销售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3、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环境良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单位,成立了专门办公室,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发展电子商务, 推进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如:岚皋、紫阳、汉阴、石泉等县启动了电子商务示范县建设,制订了《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明确了全县发展电子商务主要工作任务、措施和实现目标及奖励措施,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县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主要成员单位的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并加强与京东、淘宝等电商企业的合作,多次举办不同层次的电子商务学习班, 普及电子商务基本知识,完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和引进方式,大力培育和引进电子商务专业技术人才,营造了发展电子商务的良好环境,增强企业对发展电子商务的信心和动力。
三、农产品电子商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上有偏差,对电子商务一知半解。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概念被很多消费者所认同,但真正了解电子商务的人很少。在城市已经泛滥的互联网思维、电商理念、微营销等概念,至今对一些政府工作人员也是相当陌生,大多只知道开淘宝店就是电商了,离真正的电商概念还有相当距离。大多数年轻人对电子商务这个词并不陌生,但大都只停留在名字本身,而电商究竟做什么,很少有人能够讲清楚。不少企业管理者把建立网站同电子商务划等号,认为只要上了网,订单就会如雪片般飞来,部分企业负责人对电子商务的内容不清楚,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缓慢滞后。
2、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网站缺少维护与更新。干事创业靠人,这话对电商而言更关键,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已经是一个非常紧要的瓶颈。企业缺乏电子商务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导致部分建成的网站闲置,内容基本停滞。专业人员的不足,电子商务模式缺乏创新,导致农业企业缺乏网络经营的经验,电子商务的优越性表现不出来,许多农业企业涉足电子商务心有余力不足。
3、企业网站标准不高,网络营销方式守旧简单。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应用极不平衡,建网站的农业企业不少,但标准较低,大都不成熟,如网站建设目的不明确,不知道目标用户是谁,不能反映出企业的形象。网站功能简陋,大部分上网农业企业只是将厂名、品名、地址、电话挂在网上网络营销仅仅停留在网络广告和促销上,用户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用户的咨询也常常得不到回复等,网上互动不能实现,网下配送不匹配,网络营销成交更是寥寥无几。由于资源有限,许多农业企业需要把主要精力集中放在生产上,难以投入足够的资源进行信息化建设,因此,农业企业网络的优势与潜力远远没有得到发挥。
4、仓储设施不完善,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目前现在有申通、中通、顺丰、天天、圆通、韵达等快递公司,快递公司的储存能力都十分有限,农业企业网上下单必须从自己存储仓库送到快递公司发货,分散的存储导致费用增加。农产品生产市场主体比较分散,以分散经营的农户生产为主,市场意识薄弱,缺乏有效的供求信息,加之安康地处秦巴腹地,山高路远,沟壑纵模,农村道路、通讯条件差,加剧了物流的不畅通;鲜活农产品的包装、储存、运输费用高难度大,缺乏实力雄厚的农产品核心加工企业,供应链组织困难。
四、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前提条件。要加大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健全农村信息化网络体系,整合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以信息流向资金流、物流递进,以信息平台向交易平台升级,积极稳妥地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为电子商务发展创造基础性条件。
2、加大投入扶持政策。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政府引导推动和企业的积极参与。政府的引导推动有助于引进技术、扩大规模。对积极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农业企业,政府应该在资金、税收、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配套一定的扶持资金和相应的扶持政策,主管部门及运营企业要积极选派技术人员帮助农业企业解决电子商务建设的技术难题,保证农产品电子商务实现良性发展。同时,加大电子商务知识宣传,转变农业企业业主和广大农民的传统思想观念,增强涉农企业实现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的主动性。
3、加快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进程中,必需先进行一场比较深入的电商理念普及。首先加强农技人员电子商务理念、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倡导农技人员做电子商务的明白人,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推广应用中做引导人。其次相关部门要定期组织农业企业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丰富从业人员电子商务专业知识、计算机网络操作与维护技能、物流知识和金融交易常识。同时,将农产品电子商务知识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民科技培训内容,培养一批懂网络、会经营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切实提高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水平。
4、完善物流体系建设。物流配送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市场上物流公司的业务仅覆盖到县一级地区,限制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各级政府要大力鼓励物流配送企业扩大配送范围,建立农产品信息库和冷链运输体系的同时,充分利用邮政部门网点分散、遍布乡村的独特优势,积极组织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与邮政部门加强合作,为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销售物流拓宽渠道,确保鲜活、不易保存的农产品专线快捷配送。
(作者单位:安康市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