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是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是推进产业富民、保护环境的根本支撑。生物医药是绿色循环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康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市场影响力,其中尤以绞股蓝、葛根等传统中药材最为地道,但规模还不够大,产品的特色和品牌效应还须优化。还要寻找既适应我市发展种植,又有很好的市场前景的中药材品种,集中精力种植开发,打造成国家品牌,壮大安康传统中药材产业规模。
经过对我市中药材资源情况的调查,结合中药材医用价值,我们选择中药材“枳壳”做为主要发展的品种进行研究和分析,认为安康发展“枳壳”区域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阔,既可作为一项农民脱贫致富的产业,又可保护和修复生态,为安康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增加新动力。
一、枳壳的发展前景
(一)医药价值较高。枳壳中所含化学成份有黄酮类、化学碱类、挥发油类等,其主要以柚皮苷、新橙皮苷、橙皮苷等黄酮类起药理作用,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利尿,增强胃肠子宫平滑肌功能,抗变态反应作用。用于治疗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脏器下垂。同时,枳壳也是药食同源食品,可作为保健食品原料使用。日本、韩国等国已以此为原料开发功能食品。
(二)经济效益较好。在全国范围内,由于枳壳的主产区受冰冻和虫害的影响,枳壳树木老化,导致枳壳产量越来越小,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河北安国、安徽亳州等中药材市场枳壳的价格已经由2013年的每公斤15元左右,上升到目前每公斤25元左右。盛产林枳壳亩产在300至400公斤,按当前价格,每亩经济收益在5000元左右。每亩投入生产成本1000元左右。枳壳树生命力强,树龄五十年以上,并可持续投产30至40年(杜仲厚朴都是十年树木,一次采收,受益较小)。枳壳作为常绿树种,抗病虫力强,是绿化优良树种,同时,目前单株成年树径10cmd的枳壳树售价达500元左右,绿化经济价值较大。
(三)市场潜力较大。枳壳是常用中药材,在中医处方中应用普遍,用量较大,仅我市全年处方使用50吨左右。据初步估算,国内外市场枳壳总需求达30000吨以上,而全国产区供应量已不足20000吨,全国中医药处方用量15000吨左右。据查,江苏扬子江药业年用量在500吨左右,重庆太极集团涪陵制药年用量为500吨左右(主要用于急支糖浆)。还出口到韩国、香港、台湾、东南亚等地区,全国基本没有库存(不足部分是胡柚片冒充枳壳,2014年曾被人民网曝光)。行业预测枳壳价格还会大幅上升。
(四)美化生态环境。枳壳树根系发达,生长快萌芽力强,四季常绿,绿化美化效果好,具有很好的水土保持和绿化功能,挂果季节,绿果累累,气味芳香,馥郁美景,适宜观赏。大力发展枳壳,可保护水土流失,修复生态环境,保护汉江水质,特别是在汉江两岸,规划种植,美化环境,还可开发绿色、生态、健康养生的旅游观光项目。
二、我市枳壳发展现状
(一)枳壳生长的自然条件。枳壳宜生长在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沙质山坡或砾质壤土。一般在年平均气温15℃以上生长良好,生长适温为20~25℃,可忍受的最低温度为9℃左右。对土壤适应范围较广,红黄壤均能栽培。纵观我市自然条件,非常符合枳壳种植,
(二)种植情况。我市在1986年中药材资源普查中,发现全市各县区均能生长枳壳,主要分布在道路两旁和房前屋后,集中连片种植较少。仅有旬阳县与汉滨区交界汉江边(旬阳县段家河镇白庵村)种植有2000余亩,树苗长势良好,现在成林挂果枳壳有约400亩,年产枳壳药材100吨左右,每亩平均收益在5000元左右,单株最大产值300余元。走访周边群众,普遍对种植枳壳积极性较高。但存在酸橙枳壳和香橼混杂种植,混合采收果实,导致枳壳品质不高,需要技术指导。
(三)加工情况。我市大部分药农都是手工切片操作,露天摊晒,没有专门的枳壳烘房,不能满足枳壳集中采收季节的烘干。导致枳壳品质不高,价格上不去。我市有两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生产枳壳饮片,因原料不足等原因,大都处于半停产状态。
(四)销售情况。枳壳采收季节,外地药商上门以15元每公斤全部收购,销往安徽亳州药材市场,我市没有存货。
三、发展枳壳的几点建议
发展枳壳具有投产期限长、受益年限长、经济生态效益高的特点,笔者认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政策配套、项目驱动、科研技持、分步推进”的思路推进枳壳产业发展,能够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特提出下列建议:
(一)加强组织引导。由市政府领导牵头主抓绿色生态经济产业的种植,制定规划,组织实施,协调资金,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外协作和销售等。
(二)加大政策扶持。纳入山林经济发展规划,与退耕还林、精准扶贫、农林基础建设等工作有效衔接,加大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招引有实力的药材商、制药企业,与农户实行订单管理,农户负责栽种和日常管护,枳壳售卖给协议药企,收益归农户所有。
(三)发展枳壳药源基地。包装项目进行招商,引进实力雄厚的企业,特别是需要枳壳作为原料的药品生产企业和食品生产企业来我市投资,建设枳壳种植基地。政府为其流转土地做好协调服务,企业按照国家中药材种植规范(GAP),建设枳壳中药材种植基地。走公司+农户的发展路子,实现“产—供—加—销”一条龙发展。
(四)提高枳壳开发科技水平。整合我市农业科研院所科研能力,借中国药科大学联系安康实际,设立枳壳专项科研项目,培育优良品种,促进枳壳深度研究技术生产有偿转化,提高枳壳种植生产附加值;开发枳壳按照国家药品生产加工规范(GMP)要求,生产加工枳壳饮片,提高枳壳饮片质量,使其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作者系安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支队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