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安康发展>第201603期/脱贫攻坚/内容详情

关于紫阳县脱贫攻坚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陈俊瑞发布时间:2016-07-03 00:00 来源:安康发展 【字体:

紫阳属于秦巴集中连片特困片区和国家贫困县,全县现有147个贫困村、3.1万户9.52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全县要全面实现脱贫摘帽,任务异常艰巨。中央下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后,紫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统一认识,健全机制,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紧扣目标,狠抓落实,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县上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第一总指挥长、县长任总指挥长的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内设综合协调、督查考核、信息宣传和项目推进四个组;各镇成立脱贫攻坚工作团,各村派驻脱贫攻坚工作队,分年度明确脱贫村、脱贫人口任务计划,实行“县负总责、部门联动、乡镇主体、村为重点、工作到组、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县上先后制定印发了《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办法》等系列制度和措施,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高了组织保障。

2、摸清底子,建档立卡。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和选准对象、找准原因、定准类别的要求,逐村逐组逐户开展贫困状况调查摸底,完成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在贫困户精准识别过程中,探索推行了“户申请、组评议、村审查、镇审核、县审定”和“实地核实、到村到户,严格程序、群众评议,公平公正、三榜公示”的工作方法,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市扶贫部门的高度评价,全面完成了147个贫困村、3.1万户贫困对象精准识别和信息录入,为精准施策、精准脱贫奠定了基础。

3、精准对接,项目支撑。捆绑涉农项目资金,集中用于精准扶贫,按照“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原则和“乡镇申报、部门踏核、县上研定”的要求,由县扶贫局牵头汇总整理各镇贫困村急需实施的项目和投资额度,经县政府审定后由责任部门下达项目计划,有效提高了项目资金使用的精准度。据统计,两年来累计整合捆绑项目资金4.15亿元,通过全力建设,贫困村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全县27个贫困村、3.15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4、综合施策,重点突破。坚持以户为基础、项目为支撑、移民搬迁安置为核心、产业发展和就业增收为重点,逐一制定符合村情户情实际的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实施危居贫困户搬迁贷款业务工作,确保所有危居贫困户能够“搬得出”。精心实施产业扶贫,大力实施教育扶贫、旅游扶贫和电商扶贫,扎实实施修脚足浴、电子商务、民歌茶艺、特色烹饪和建筑劳务五大培训工程,切实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让贫困群众快速增收脱贫。紫阳被列入全省金融扶贫试点县、电商扶贫试点县和首批产业精准扶贫试点县。

5、真帮实扶,精准考核。为有力有序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紫阳县首期启动了71个精准扶贫村,省市县共抽调410名干部组成71个扶贫工作队实行驻村帮扶,全县1033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5211户。按照“六到位、六保障”的要求,本着“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原则,逐村制定贫困村三年脱贫规划、逐户制订脱贫计划,明确增收项目,确定增收目标,制订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同时将精准扶贫列入了全县20项重点工作,纳入了乡镇和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综合考核,建立了以考核结果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和问责机制,有效推动精准扶贫深入开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贫困总量大。按照新的省定扶贫标准,全县现有147个贫困村、9.52万贫困人口,其中:贫困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27.2%;贫困村占全县总村数的84%。

二是贫困程度深。全县现有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的边远村组,其中患病人口、残疾人占比大,文化程度偏低,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

三是返贫困素多。全县近三年来返贫人口达1.5万人,其中有不少家庭脱贫后因病、因灾、因学等原因返贫,然后再脱贫再返贫,长期徘徊挣扎在贫困线上。

四是群众脱贫信心不足。一些贫困户不思进取,安于现状,脱贫信心不足,等低保、靠扶持、要救济的“等靠要”思想比较普遍,脱贫工作不主动。

五是工作未形成合力。一些镇和部门对脱贫攻坚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力、责任不实,少数镇与帮扶部门、驻村工作队衔接不到位,配合不主动,致使帮扶效果不明显。

三、思考及对策

1、深化思想认识,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脱贫攻坚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既是民生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和发展问题。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抓脱贫攻坚就是抓发展、抓民生的工作理念,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和“十三五”时期最大、最急、最紧的政治任务、发展任务和民生任务,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正视困难和问题,强化责任担当,坚定信心决心,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举全县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任务。

2、强化精准帮扶,聚力实现脱贫攻坚新突破。脱贫摘帽、全面小康,不是等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全县各级各部门务必把脱贫工作作为第一责任和第一任务,紧盯目标,精准发力,以新举措实现脱贫工作新突破。一是做实精准识别,做到脱贫对象精准、脱贫责任精准、脱贫措施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打好攻坚基础。二是紧盯目标节点,细化攻坚任务,实行目标倒逼、责任倒排,逐年逐镇逐村逐户制定脱贫年度“时间表”和“任务书”,实行挂图作战,倒逼脱贫攻坚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三是抓好移民搬迁、产业增收、劳务就业、生态建设、教育扶持、健康医疗、基础配套和社会保障“八大工程”,扎实开展电商扶贫、产业精准扶贫、旅游扶贫试点工作,提高攻坚成效。四是创新扶贫投融资机制,成立县扶贫开发投资公司,设立县扶贫专项基金,搭建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以大投入推动脱贫攻坚;创新产业扶贫模式,继续开展免费订单定向技能培训,推广“企业+基地+贫困户”的模式,让贫困群众在产业链上增收;创新贫困群众思想教育帮扶方式,激发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提升攻坚合力。

3、强化组织领导,全力提升脱贫攻坚推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强化组织领导是根本保证。一是加强领导,压实责任,坚持“县负主体责任、镇负直接责任、工作到组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充分发挥县脱贫攻坚指挥部、镇脱贫攻坚工作团、村精准扶贫工作队的职能作用,实行全体县级领导联镇、县级部门包村、县镇村所有干部包帮贫困户的脱贫攻坚包抓机制,不脱贫不脱钩;同时加大脱贫攻坚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工作氛围。二是夯实基础,建强堡垒,把脱贫攻坚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贫困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严肃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和财经纪律,真正做到廉洁扶贫。四是强化考核,严格奖惩,建立完善脱贫攻坚目标责任考核机制,逐级实行脱贫攻坚年度目标“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增加考核权重,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强化督促检查,对工作不力、未完成年度脱贫任务或弄虚作假的单位或个人实施最严格的问责,以严的标准、严的要求、严的措施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

(作者系紫阳县督查考评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