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大项目大发展,小项目小发展,无项目难发展。当前,安康正处于爬坡攻坚、奋勇争先的关键时期,投资仍然是拉动增长的关键因素,加快项目建设,扩大投资规模,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竞相发展中保位争先,站稳第一方阵,实现“追赶超越、绿色崛起”。
抓发展就是抓项目,项目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关键在于如何谋划。项目谋划工作包括项目的论证、包装、推介、开发等一系列工作,项目谋划成功与否,关键是能否满足投资者愿望,能否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能否吸引社会资本融资,能否获得金融机构贷款,以重点项目实施的成效来落实发展思路,实现发展目标。
在谋划全市“十三五”规划过程中,各县区、各部门也都策划包装了一批项目,但总体规模偏小,缺乏优质单体重大项目,与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对接不够紧密,纳入全省“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重大项目不多。这说明我市重大项目谋划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深。对项目谋划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存在“重建设轻谋划、重数量轻质量、重争取轻落地”的现象。二是前期工作缓慢。部分项目还停留在概念上,缺乏实质性建设内容,投资主体、要素保障均未落实。一些项目谋划不足,仓促应战中省申报项目要求,导致申报成功率低,或者错失上报争取最佳时机。三是要素保障不够。由于缺乏优质大项目,争取中省资金难,项目招商引资难,银行贷款谨慎,影响重大项目推进。项目征地、拆迁、补偿等工作难度日益加大,影响重大项目顺利开展。
当前,中省一系列利好政策叠加安康,机遇千载难逢,无论多优惠的政策、多好的发展机遇,如果不挖掘、谋划项目,我们都可能失之交臂。“十三五”期间优质单体重大项目接续乏力。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项目谋划工作,做到“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用一批、谋划储备一批”,以重大项目建设支撑“十三五”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项目谋划工作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大胆超前”。胡适曾提出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基本方法来进行实证主义学术研究,对于我们谋划重大项目来说也有借鉴意义。有时候并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想不到,思想认识不足,视野不够开阔,常常满足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安康要跨越发展,就必须要有一批超乎寻常的项目。在谋划重大项目时,我们要有“一切皆有可能”的信念,大胆设想、敢于创新,有时甚至要“异想天开”,当然这不是超越发展水平和现实基础的不切实际的空想。既要有什么谋什么,也要缺什么补什么,越是当前突出的短板,越是项目谋划的机遇所在。要立足基础条件,站在更高层面,想人之未所想、思人之未所思、见人之未所见,谋划一批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意义的重大项目。
二是要“知己知彼”。《孙子·谋攻篇》中说古代打仗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我们今天项目工作来说也是如此,无论是策划包装,还是争取中省资金、招商引资,我们都要对各方面况了解清楚。知道中省产业政策、资金投向、申报要求和市场需求,清楚我们项目谋划的方向和重点。近几年,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这是指导我们项目谋划的“风向标”。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找准项目与国家产业政策、产业布局和资金投向的对接点,认真研究,用足、用活上级政策,千方百计把上级政策转化为具体项目。同时,我们还要了解自身条件和承接能力,做到国家有政策,市场有需求,自身有条件,对接有基础。
三是要“运筹帷幄”。好的思路是在反复的沟通、酝酿中形成的。有了好的项目构思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还要从国家政策、发展规划、行业准入、市场需求、资源基础、承载能力、生态环境、社会稳定风险、经济社会效益等多个方面对项目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论证,看项目是否切实可行,增强项目谋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提高项目谋划的精准度和申报的“命中率”。对于投资额度大、影响范围广、群众关注度高的重大项目,还要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项目咨询评估论证。
四是要“纸上谈兵”。中省对项目建设和管理有严格规范的程序要求,尤其是国家更加注重规划约束指导作用,凡是没有纳入规划的项目将很难获得政策资金支持。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将项目构思逐步完善,形成项目简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等,并完善土地、规划、环评、节能等各项支撑性材料,从头脑中落实到“纸上”,而不能只停留在概念上、头脑中或蓝图里。另一方面,要按照国家要求编制三年滚动投资计划,并据此编制政府投资年度计划的总体要求,积极争取将重大项目纳入中省相关规划和年度计划。
五是要“未雨绸缪”。我市很多项目都是依靠争取中省政策资金支持。目前,国家产业政策和资金投向是明确的,每年初会安排本年度的资金规模和投资重点。国家在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时,留给市县的项目申报时间一般都很紧,若前期工作不到位,就会出现临时抱佛脚、仓促准备材料的现象。因此,要善于研究国家政策和资金投向,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完善项目审批(备案、核准)、规划选址、土地预审、节能环评、风险评估等各种支撑性材料,做到随时拿得出符合申报要求的项目,以成熟项目争取国家资金、招商引资,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要让项目等资金,不让资金等项目。
六是要“闻风而动”。我们项目谋划不够、水平不高,有时是因为政策信息不够敏锐、机遇捕捉不及时造成的。机遇稍纵即逝,早一步行动就早一步主动,我们对国家投资方向和市场需求要有灵敏的嗅觉,及时、准确地把握信息,不能“迟一步”“慢半拍”。要随时了解掌握中省资金投向和市场信息,善于“捕风捉影”,学会“无中生有”,做到“有中生优”,增强项目谋划的预见性和超前性。可以设立或依托专门机构来搜集、研究各方面的信息,从政策的字里行间和数据分析研究中找寻发展信息,便于提早谋划、及时对接。
六是要“他山之石”。我们出去学习考察,往往有感于外地的高起点谋划、大手笔建设,深感我们的差距。有差距才会有动力,我们要善于利用新闻宣传报道、对口协作交流、外出学习考察、参加展会交流等多种途径,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讲”“网络中看、展会上谈”等方式,多方了解、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如:特色小镇建设、PPP项目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新兴产业培育、体制机制创新等等,取“他山之石”,助自身发展。
七是“高瞻远瞩”。当前,我国进入了新常态,结构调整加速,产业融合加剧,基于“互联网+”催生了电子商务、物流金融、互联网金融等一批新业态蓬勃兴起,正在带动农业、提升工业、革新服务业,覆盖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成为新一轮创新发展的“发动机”,这就要求我们谋划项目要有战略性思维和眼光,要登高望远,紧密结合对外交通条件的显著改善,以及互联网+、人工智能、电子商务、节能环保、医养结合等新的发展趋势和消费需求,谋划一批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体现消费需求的重大项目,推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八是要“锲而不舍”。一个重大项目从谋划包装到落地建设一般需要3-5年乃至更长时间,我们今天所建设的是以往所谋划的,现在所谋划的将是未来需要建设的。如,我市去年相继开工建设的旬阳水电站、白河水电站、安康火电厂、安康机场迁建、旬阳烟厂技改等项目,均是“十一五”乃至“十五”时期谋划规划的项目。总体上说,项目策划靠谋,政策项目靠要,招商项目靠引,意向项目靠跑,项目谋划、资金争取、招商引资、推进落实都有一个漫长过程,得有耐性、韧性,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一步一步地推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九是众擎易举。“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重大项目往往涉及到多个方面,需要多个相关部门配合,在项目谋划推进过程中,需要各级各相关部门提出意见,出具支撑性文件材料,尤其是核准类项目需要的支撑性材料更多。这就需要各级、各部门之间增强服务意识、大局意识,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围着共同目标,全力协同配合,协调解决项目谋划包装和推进落地过程的各种问题,多一些协调配合,少一点掣肘扯皮,切实为项目从策划包装到落地实施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要区分重点和一般、近期和长远、成熟和不成熟,对条件基本具备、近期可实施的项目要尽快完善要件,优先上报争取,推动尽快实施。
(作者系安康市重点项目办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