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安康发展>第201605期/调查报告/内容详情

关于全市电子商务发展情况的调研

作者: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委、预算工委发布时间:2016-10-26 00:00 来源:安康发展 【字体:

  最近,我们对全市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顺应“互联网+”发展新趋势,把推进电子商务发展作为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的重要方面来抓,促进电子商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在各类电商平台开设网店2500余家,微商店铺2000余家,网络交易额达9.3亿元,零售额达2.9亿元。其中平利县2015年度全县电商交易额突破1.2亿元,较上年增长了两倍,在最近阿里巴巴发布的全国2000个县的电子商务发展数据中,平利县电商发展指数位居第三、网商指数位居第一;岚皋县岚皋特色馆今年1—8月上行销售额达7028万元;紫阳县截至目前实现网络零售额2117万元。全市建成13个县级电商服务中心,61个镇级电商服务站,260个村级电商服务点。开设京东、淘宝、1号店等县域特色馆7家,作为全市首家上线运营的“淘宝·特色中国宁陕馆”,其网店“中庄联社”实现2016年春节前单日销售金额23000元。2015年紫阳、岚皋两县被评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2016年紫阳、平利县被评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岚皋县被省供销总社确定为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县,被京东集团确定为电子商务就业扶贫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发展水平较低。总体来看,我市电子商务发展规模总量小、产业集聚度不高、主体实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部分县区对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引导和政策扶持,电子商务发展呈现网商单打独斗、各自为战、自我发展的状态,没有形成整体合力。县区间电子商务发展不平衡、差异大,平利、紫阳、岚皋等县发展势头较好,个别县区尚在起步阶段。

  专业人才匮乏。电子商务中,产品的策划、拍摄、包装、宣传、销售的办理与服务、软文的写作、信息发布与维护等都需要专业技术人才,而目前我市电商企业中,大部分都是相关人员兼职电子商务工作,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或经过短期培训后从事电子商务工作,专业电商人才较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与人才供应不足的矛盾突出。

  电商销售产品的品牌混杂。目前各县通过电子商务销售的产品,大多数是茶叶、腊肉、香菇、木耳等具有本土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产品资源分散、生产分散,品牌杂而多,知名品牌少,影响力、竞争力不强。

  三、几点建议

  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围绕创新创业、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结合我市富硒食品产业发展和名优特色农产品销售,着重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市政府应主动作为,尽快出台针对性、操作性、激励性较强的相关服务配套政策措施,并强化督查落实,规范引导我市农村电子商务高点起步、有序健康发展,特别是要倾斜扶持电商骨干龙头企业做大做优做强。重视总结交流推广平利县、紫阳县、岚皋县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典型经验,通过召开现场会、推进会等方式,促进县区之间电子商务平衡发展。

  加大电商专业实用人才培训力度。在引进专业电商人才的同时,切实整合培训资源,通过职业院校、企业及社会组织合作办学、企业岗前培训、技能提升培训等途径,重点对相关党政干部、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青年、农村青年、企业业主、企业青年职工、退伍军人和残疾人等进行培训,加快培养一批本土熟悉电子商务的干事创业队伍,为扩大就业创业、壮大电商主体提供人才支撑。

  加强对电商主体的服务和监管。要着眼于我市富硒食品特色资源开发和保护并重,既要有符合质量标准的充足产品供应,又要有效杜绝富硒品牌资源滥用。因地制宜整合富硒食品品牌资源,切实改变目前品牌过多过杂、过小过散的状况。扩大品牌宣传营销,提升安康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和占有率。坚持服务与监管并重,教育引导电商业主守法、诚信经营,指导和规范电商主体的商业行为,防止假冒伪劣商品进入电商平台,确保电商产品货真价实,依法查处电商交易中各类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