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安康发展>第201605期/研究探讨/内容详情

浅谈做好新形势下农机安全管理的建议措施

作者:姚志江发布时间:2016-10-26 00:00 来源:安康发展 【字体:

  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本文结合石泉实际,浅谈做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建议和措施。

  一、当前农机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石泉县截止2015年底,推广各类农用机械总动力12.7万kw,拥有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10台、拖拉机118台、微型耕地机械1460台,排灌机械4980台、水泵610台套,粮食收获机9350台套,农产品初加工机械7510台套,畜牧养殖机械4322台套;各类农机操驾人员1600余名。

  1、农业机械源头管理薄弱。安全意识淡薄,操作技能低。操作手缺乏正规操作技术培训,违规操作的现象较为普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2、宣传教育培训不到位。大部分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文化水平较低,法制观念淡薄,安全意识差,违法载人、无牌无证行驶,导致事故发生频率增大。

  3、安全监管不到位、执法手段薄弱。农机监理机构监理人员配备不足,农机安全监管力量薄弱,农业机械分布广、范围大,农机监理人员只有深入村组农户,在田间场院地头开展工作,才能有效实施安全监管。

  二、做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措施

  1、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一是坚持进村入户,用农机安全事故现身说法,对所有驾驶员及操作手开展警示教育,杜绝麻痹侥幸思想。二是结合农村实际,经常性开展农机技术培训和安全宣传,指导农机手对农机具进行维修保养,降低事故隐患。三是抓好责任落实,将农机安全生产落实到人,与机手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

  2、集中排查整治农机安全隐患。组织安全监管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各类农业机械进行排查摸底,督促整改。

  3、扎实开展农机年度检审验。对年检工作做到事前排查摸底,并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制定应对措施。在向广大机手下发年检审验通知、进村入户宣传动员的基础上,坚持下乡检审验、上门服务,实行一系列优质便民服务措施,既方便广大机手,又强化安全的管理。

  4、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优化服务环境和提升服务质量。

  三、对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几点建议

  1、构建三级网络,强化农机监管。建全完善县区、镇办、村(社区)三级农机安全监管机构,充分发挥村委会在网格化管理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实现从上到下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责任,层层落实农机安全管理责任。加快完善农机安全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增强各级管理部门和人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新机制。

  2、出台以旧换新,杜绝超期服役。建议有关部门出台以旧换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或采取奖励报废、强制报废等措施,坚持双管齐下,从源头消除“带病服役”报废机具,有效预防事故隐患。

  3、整合监管力量,加强联合执法。建议由政府协调,整合基层安监、农机、派出所等安全监管组织,严肃查处拖拉机无牌行驶、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违章载人等各类违章行为。农机监理人员要经常深入田间一线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排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态势持续稳定。

  4、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农机合作社建设。充分发挥农机基层合作社服务组织在农机管理过程中“自我监管、自我发展”的运营机制优势,促进乡村基层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弥补基层农机管理组织不足,进一步增加农机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果。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求,农机部门要积极参与到发展农机合作组织中去,做好服务、加强指导、促进发展,在人员培训、牌证管理、宣传教育、遵章守纪、安全作业中统一管理,使农机合作社起到示范作用。

  (作者单位:石泉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