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每年有近10万的富余劳动力需转移就业。人往哪里去,路从何处来,钱又怎么挣?笔者对近两年该县悄然兴起的新兴产业“紫阳修脚”,进行了调查。
一、基本情况与具体措施
近年来,紫阳在对该县修脚创业成功人士郑远元和修脚行业全面深入调查认真仔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市场用工需求和本县劳动力结构特点,把修脚养生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解决城乡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脱贫攻坚、富民强县的新兴产业主抓。从2014年4月底开办第一期修脚师培训至2016年8月底两年多时间共举办紫阳修脚师培训班93期,培训学员7758人。通过培训结业的人员有5000余名“紫阳修脚师”走上就业岗位,月工资稳定在4000元以上,人均年收入达5万元。从事修脚产业的脱贫上万人,紫阳在全国各地开修脚店2000多家,从事修脚行业的从业人员达1.2万人,年创经济收入6亿元,超过全县年劳务收入11.3亿元的50%,支撑起劳务经济的半壁江山。具体采取了以下措施:
政府主导。县上把投入3000万元新建的县职教中心作为国内第一个由政府主导的修脚师培训基地;县政府将以修脚技能为主的五大项目免费培训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并作为全县20项重点民生工程;自2014年以来连续三年以政府文件将以修脚技能为主的五大项目免费培训任务下达到相关部门和扶贫责任单位以及各乡镇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按照“龙头企业+政府推动+脱贫群众”的工作机制形成以政府主导、部门主抓、职业培训中心主管、修脚培训基地主办、政企联合、部门配合、上下结合、季度通报、半年督查、年度考核的修脚技能培训新格局。
部门推动。紫阳县人社局充分发挥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的政府公益效应和“郑远元修脚”的市场行业优势,倾情打造“紫阳修脚师”诚信品牌。将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培训与就业有机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组织报名、技能培训、就业安置、维权服务”四位一体一条龙全程零费用“保姆式”培训就业模式,探索出一系列积极有效的示范性办学方法。
保障权益。为切实保护已就业学员的切身利益及合法权益,一是县就业培训、劳动监察等部门积极做好就业监测、劳动保障维权等工作。二是成立了紫阳县修脚产业行业工会,会员由年初的1300名发展到现在的3000余名,“紫阳修脚师”从此有了自己的“家”,当职工的合法权益权益受到侵犯时,工会将会为其提供一系列的法律援助和维权服务。三是开通了24小时不间断的实时视频监控体系,分布在全国各地两千个专业修脚店的万余名“紫阳修脚师”工作学习权益保障等情况通过视频监控体系便可以一目了然。
二、实际效果及前景展望
发展龙头企业、搭建创业平台。西安的郑远元修脚是全国修脚行业的开创型企业,是紫阳修脚行业的龙头企业。从2005年11月6日第一家“郑远元专业修脚房”到2013年底8年发展到400多家修脚店。而从2014年5月起,紫阳县修脚技能培训基地源源不断地为该企业输送了学员4000余名学员、帮助开办直营店300余家、两年多时间现在已发展到1000多个修脚店、8000余员工、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远元修脚集团”企业成倍滚动发展。郑远元因此成为全国修脚行业的业界精英,家乡紫阳城乡劳动力修脚创业就业及脱贫致富的领头雁。瓦庙镇的贺代兴、焕古镇的余开成等500名学员参加修脚技能培训后到“郑远元修脚”连锁店上班,刚开始,为顾客修脚一次只有20元的报酬,后来分别担任店长和福州上海大区经理年薪平均30万元最高的达50至80万元。
壮大县域经济、提升了知名度。紫阳在全国各地开修脚店2000多家,年营业收入达12亿,纯收入过6亿元。从事修脚产业的脱贫上万人,超过紫阳年脱贫人数1.5万人的60%。
在紫阳修脚培训基地报名处,有岚皋、汉滨、四川万源、湖北等比邻省市县的学员也慕名前来要求学习修脚技能,培训班由以前的半个月开一班到现在的每月开四班,班班爆满。全面提升了“紫阳修脚”在陕西的影响力和国内的知名度。
“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紫阳修脚”将进一步引领职业技能培训、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培育企业产业发展三驾马车并驾齐驱。通过修脚师培训所探索出来的这种以就业为先导的政企合作培训模式,探索出紫阳职业技能培训新路子。既解决了培训招生、就业安置、企业用工三大难题又提高了城乡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并为其提供了就业机会和自身发展的创业平台。
“无本万利”的精准脱贫。“十三五”期间,紫阳要完成贫3.1万户9.52万人的脱贫攻坚任务,平均每年6000户近2万人要脱贫,按照去年修脚产业带动脱贫一万人和今年修脚技能培训5000人的速度和70%的就业率计算,如果每年3500个贫困户有一人从事修脚产业就会带动1.4万人脱贫,超过全县年脱贫人数2万人的70%。
全面发展的“朝阳产业”。在远元集团修脚连锁店的店长余方海对修脚足疗养生总结出:继承祖国医学遗产、解决寻医难看病贵;传播人类文明、人与人零距离心灵沟通、发展养生文化;唱导禄色保健、促进全民健康养生等几大前景。这是从专业的角度。按照未来5年紫阳修脚养生从业人员达3万人、开办修脚店5000余家、年产值达40亿元的“三五四”战略目标,并将紫阳打造成全国首个“修脚产业大县”和“山上种药、山下建厂、山外开店”的发展思路。“紫阳修脚”已成为带动紫阳城乡劳动力转移、引领农民快速致富、发展休闲旅游等多种行业的朝阳产业。
三、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紫阳的修脚产业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但由于是刚刚兴起的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修脚培训中心没有专门的机构和工作人员,目前只是由县人社局培训中心代管和抽调的兼职及临聘工作人员负责修脚技能等五大免费培训工作,直接影响技能培训的质量和其他相关业务的正常开展。二是人社、教育、扶贫、农业等部门都有职业技能培训的培训机构、工作职能、专项资金有待整合,从政策、人员、培训、资金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源浪费。三是县上尚需形成发展修脚产业的指导性文件和具体的实施方案。根据上述存在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是形成体系定机构。修脚技能不但涉及职业技术培训、而且与企业劳动用工、特别是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创新、更为重要的是农民的增收脱贫致富以及产业的发展壮大等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单凭临时抽调一两个兼职人员和临时聘用几个工作人员,不但直接影响相关工作而且也会使这项惠及民生的短平快项目难以为继。县劳动技能培训中心应增加固定的人员编制确定专人负责,形成以政府主导、人社部门牵头主抓、培训中心主管、修脚培训基地主办、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县镇两级上下结合、政企联合的修脚技能培训就业维权一条龙服务体系。
二是发挥优势定项目。充分发挥已成规模的修脚足疗技能培训和以茶叶种加销为主的富硒资源开发优势以及在外成功人士返乡投资办厂的创业优势,确定以修脚技能为主的免费培训带动富硒茶种加工培训、骨干企业员工在职培训以及电子商务培训等。本着泛泛无优少而精的原则,对于既不具备紫阳优势又不被学员看好的投资风险大的其他阶段性临时性培训项目届时另作安排。
三是整合资源抓培训。对目前人社、教育、扶贫、农业等部门从职业技能培训的机构人员、工作职能、政策扶持、专项资金加以整合,通过县人社部门对城乡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培训;扶贫局的“雨露计划”对贫困家庭劳动力的重点培训;农业上的“阳光工程”对农村劳动力的实用技术和专业技能培训;教育系统的“人人计划”对未能什学的初高中毕业的职业培训。积极争取相关项目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扶持,整合四大培训资源、捆绑项目培训资金,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为的资源浪费,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真正使每位需要学习技能的学员都能学到一技之长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就业含金量。
四是出台政策顺民心。建议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发展修脚产业、扩大就业创业引领脱贫攻坚的决定》和《实施意见》。今年2月2日全县修脚技能脱贫攻坚动员大会发展修脚产业的目标已定;7月28日在紫阳召开的全市职业技能(修脚)脱贫攻坚现场会上修脚技能脱贫的方向已明。“紫阳经验”已在安康全市推广并将影响全省全国。抓住这次重大机遇,将会使“紫阳修脚”这一老百姓无本万利的朝阳产业再度惠及成千上万既无劳动技能又无就业岗位,并且还在贫困圈徘徊不定的劳动大军走上稳步就业、精准脱贫、快速致富的发展道路!
(作者单位:紫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