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安康发展>第201606期/对策建议/内容详情

关于提升我市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效能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王义莉发布时间:2016-12-24 00:00 来源:安康发展 【字体:

  如何管好用好日益剧增的住房资金,实现住房公积金的保值增值,是公积金业务管理中的重点。为此,笔者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思考。

  一、安康市住房公积金发展现状

  安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成立于1992年,先后隶属于市体改委、市住建局,2005年成立安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为市政府直属正县级事业单位。2013年实行了市上垂直统筹管理。目前,资金规模已达39亿元。截止2015年底,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54.84亿元,累计向5.16万户职工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48.65亿元,累计提取住房公积金19.36亿元,个贷率77%,逾期率0.04‰,各项业务指标均创历史新高,连续三年保持全省第一。

  1、归集规模大幅增长。近三年,在缴存单位变化较小的情况下,新增缴存职工3621人,住房公积金归集22.5亿元,每个年度完成任务平均超额20%。

  2、提取总量逐年攀升。近三年,提取人数为31579人,涉及金额8.73亿元,其中:购建房提取1.89亿元,占22%;“购房还贷”提取2.89亿元,占33%;离退休等其他原因提取3.95亿元,占45%。

  3、贷款发放全省领先。近三年,全市发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为9780笔22.82亿元,住房公积金贷款占当地个人住房贷款份额的40%左右,个贷率连续3年保持全省第一。

  4、增值收益实现翻番。近三年,全市公积金增值收益达15381万元,增值收益翻了一番;累计提供廉租房建设资金9951万元,也实现了资金翻番,为全市174634套的保障性住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公积金财务管理运行情况

  怎样管好、用好住房公积金?中心从开展系统内部财务制度建设入手,着力科学理财,合理运作资金,积极防范资金风险,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力促增值收益最大化。一方面,以制度为抓手,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双提升”。 近年末,为加强全市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先后出台了《安康市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及办法,建立了全市统一的财务核算体系,统一财务制度、形成了有效的内部财务核算模式,内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大幅提升。另一方面,“零余额”管理,防范风险与增值收益“共赢”。2012年8月起,全市开始启用新的财务软件系统,对各县区住房公积金存款实行“零余额账户”管理,即各县区管理部每日业务结束前,将分散管理的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集中汇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各对口银行存款账户,各县区管理部存款账户余额清零。同时,各县区管理部要将当天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办结需支付的数据打包发送到市中心计财科,经核对无误后,由计财科集中支付。按照“统一运作、统一核算、集中支付、确保安全、力促增效”的资金运作机制,在确保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业务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及时测算日常资金需求量,为领导层决策提供依据,将闲置资金分别存为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等不同期限的定期存款,有序有效盘活存量资金,科学调度资金,确保资金安全前提下,实现增值收益最大化,最大限度发挥资金效益。

  三、财务管理主要做法

  1、严格执行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严格按照《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办法》等规定进行财务核算。

  2、强化组织实施,严抓日常工作。财务人员认真做到及时处理原始单据、制单、审核和记账工作。为保障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按照“四统一”管理模式顺利运作,对各管理部每天发生的所有财务数据集中到市中心统一进行会计核算。

  3、“零余额”和集中支付共行。为了确保资金安全,市中心在财务风险防控上下功夫,业务办理与资金支付均在小额支付流程监控,各管理部前台业务人员当天提取、贷款业务完成后发送数据包给市中心,由市中心财务人员统一对全市数据进行初录、复核、终审后集中支付,减少了资金运行风险,有效避免了转账中的恶意拖延,提高了资金运用率。

  4、优化资金配置,提高增值收益。市中心根据当年资金运行情况,合理调整定期存款存期结构,科学测算日常资金需求量,科学制定活期、定期存款比例,制定合理的定期存款到期时间,以满足各项资金运用。通过科学合理配置存款结构,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率差, 使住房公积金在保值增值方面实现了最大化。

  5、严防资金风险,确保安全运行。一是落实主体责任。做到工作人员有错追责,印发了《工作人员过错责任追究办法》,预防腐败滋生。二是加强归集管理。市中心通过协调逐步将缴存基数和比例进行了统一规范,每日督促各管理部及时上划归集资金,及时将缴存资金记入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实行住房公积金存款零余额管理。三是加强逾期管理。将逾期贷款催收责任落实到各管理部,纳入年度考核指标,加大贷款逾期催收力度,降低了全市住房公积金个贷逾期率,资金风险逐步降低。四是重视审计监督。

  四、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制性制约因素。一是资源配置边缘化,财务人员交流空间有限,因历史体制形成的队伍老化、结构失衡,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的运营成效。二是责、权、利不统一。干的多少、服务质量的优劣、工作效率的快慢、工作质量的高低、增值收益的高低与职工的待遇关联度不大。三是沉淀资金保值增值渠道单一。现行体制因缺乏投资手段和运营渠道,造成住房公积金沉淀后运营效益不高、管理风险增大。

  2、信息化建设滞后。一是每笔资金进出无法与银行即时对账;二是职工住房公积金提取、贷款资金支付后不能即时到账;三是人工劳动量增大。四是现行财务系统无法自动取数生成每周、每月应上报住建部的住房公积金统计报表;五是现行财务系统会计报表单一,无法生成会计报表附注报表;六是住房公积金财务分析指标不能直接生成。七是财务人员疲于应付财务核算,财务管理效能较低。

  3、委托银行合作力度亟待加强。一是后进服务措施不到位;二是银行专职服务公积金人员少;三是信息传输手段不力导致管理费用增大。

  五、提升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1、加快理顺体制。最优模式: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主要职责是贯彻实施中省公积金管理政策,集政策制定、业务办理、监督检查、行政执法于一身,重点是履行依法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且不以盈利为目的,具备调整为行政机构的前提条件。从全省看,包括西安在内的90%的中心都实行参公管理,是经过长期实践存留的最优管理模式,可谓大势所趋。绩效模式:差额拨款或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条例》规定公积金尽管不以盈利为目的,但从属具有保值增值、防范风险的经营性质,可实行差额拨款或自收自支,走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绩效考核的路子,构建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干事创业平台。打破铁饭碗,疏通人才进出瓶颈,细化目标责任考核,实行绩效与待遇挂钩。

  2、推进信息化管理。一是建立资金实时结算系统。通过统一的与银行的银企直联实现业务处理与资金的实时联动,实现与银行往来帐项的实时结算,彻底改变资金在途的情况,加速资金周转。二是对分散在各家银行账户的资金,进行集中监控与管理,及时获取各银行账户的资金余额及交易信息,实时、全面掌握中心资金动态和账务状况。三是加强稽核管理。对业务材料是否合规、票据和凭证是否完整、入帐是否及时、业务流程是否标准、政策规定的执行是否严肃、岗位分工是否明确、帐帐和帐证是否一致等方面实现对系统内所有业务数据进行全面的稽核。四是加强贷款管理。实时自动收集逾期贷款相关信息,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催收逾期贷款,可每月多次批量生成月应还款数据并做贷款归还业务处理,月末贷款逾期自动与委托贷款剥离分两个会计科目处理账务等。五是建立资金管理系统。资金管理后台财务管理功能,包括定期存款管理、国债管理、资金调拨、提供会计报表、附注报表及统计报表。

  3、加大与银行联系。一是在委托合作方面要引进竞争机制。既平衡与委托银行之间的合作关系,又择优选择委托银行,避免出现合作极端(即:一家银行独大,其他银行没有动力,两极分化严重);二是在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方面达成共识、相互扶持,双方应各自设立好工作人员岗位目标职责,同时,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客户经理及具体经办人员积极投身住房公积金各项后进服务工作当中;三是按照“方法最简、提升效能”原则,积极联系委托合作银行,在公积金财务管理方面,提升信息化传输手段,尽可能节省人力物力。

  (作者单位:安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