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安康发展>第201702期/建言献策/内容详情

安康市2011年—2016年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情况的分析与建议

作者:钟家强 陈 妮发布时间:2017-05-04 00:00 来源:安康发展 【字体:

  安康市2011年—2016年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情况的分析与建议

  钟家强 陈 妮

  孕产妇、新生儿死亡率直接反映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公共卫生妇幼健康事业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安康市各级政府重视妇幼健康事业,努力减少孕产妇、新生儿死亡率,孕产妇、新生儿死亡率低于国家控制指标。本文对安康市2011年—2016年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一、孕产妇死亡基本情况

  1. 2011—2016年孕产妇死亡率(1/10万)

  2011年—2016年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图(孕产妇死亡率/10万)

  2011年—2014年期间,我市孕产妇死亡率由2011年的18.99/10万下降至2014年的3.71/10万,下降幅度达80.4%。2015年—2016年孕产妇死亡率出现回升,孕产妇死亡率上升幅度达291.4%。

  2. 2011年—2015年全市孕产妇死因构成

  2011—2015年全市孕产妇死因构成比

  2011—2015年我市孕产妇死因前3位依次为羊水栓塞、产科出血、肺动脉栓塞,分别占总死亡的33%、27%、13%。直接产科死因(60%)是我市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3. 2011—2016年我市死亡孕产妇文化程度状况

  近6年我市死亡孕产妇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其中文盲占5%(1例)、小学文化占48%(9例)、初中文化占42%(8例)、中专占5%(1例),妇女受教育程度与孕产妇死亡有密切关系。

  二、新生儿死亡基本情况

  1. 2011—2016年新生儿死亡率

  2011年—2016年新生儿死亡率变化趋势

  2. 2011—2015年全市机构内新生儿死亡主要死因构成比

  2011—2015年我市新生儿死亡主要疾病前3位分别是早产或低体重(30%)、新生儿窒息(15%)、新生儿吸入性肺炎(12%)。

  三、存在问题

  1. 医疗服务供需不平衡。经初步统计,全市共有产科床位700张,每千人仅占0.26张,我市妇产科医生304人,每千人仅占0.11人,儿科医生255人,每千人仅占0.09人。两孩政策全面实施,导致累积生育需求集中释放,出生人口数量增加,高龄、急危重孕产妇比例增高,对应的人才、设备等资源未及时配套,产科风险明显增大。

  2. 综合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产科、新生儿急救设施配备不到位;产、儿科人员对早期疾病识别、急危重症诊疗及新生儿复苏技能相对欠缺;孕期和围产期保健有待加强。

  3. 群众保健意识较薄弱。部分孕产妇知识水平较低,不能正确认识危险症状。

  4. 病历资料不完整。死亡病历收集不完整;与产时有关的新生儿死亡评审无产妇病历;县级在评审市级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时,病历较难调出。

  四、对策建议

  1. 积极创建县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各级助产机构产科服务能力,进一步保障母婴安全。

  2. 加强产、儿科人才队伍培养,强化早期疾病识别、急危重症诊疗及新生儿复苏技能培训,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3. 加强产、儿科医生合作。坚持儿科医生进产房,母婴同室病区实行产、儿科医生双查房。

  4. 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全民的保健意识,加强孕期保健,及时发现异常,早期干预。

  (作者系安康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