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周启立
公共图书馆是收集、整理、储存与传播知识的公益性机构,是进行社会教育,提升市民素质的重要场所。图书馆工作核心即读者服务工作,它是图书馆继续存在和发展的根本。
一、安康市图书馆各类服务数据统计分析
1、安康市图书馆2013-2017年新增读者统计分析
新增读者人数分析:2013-2017年各年度新增读者人数稳步提升,2016年在2015年基础上新增读者增长率为50%,2017年上半年在2016年基础上新增读者增长率为152%。历年来新增女性读者总数均高于新增男性读者总数,但每年男性读者增长率普遍比每年女性读者增长率高。从年龄层次上看,主要读者群体年龄段集中在中青年,且大部分读者文化程度为高中、大专层次,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读者每年逐步提升,机关事业单位类读者人数不断增加。
2、安康市图书馆2013-2016年到馆人次统计分析
到馆总人次分析:到馆总人次包括本馆各阅览室接待读者人次,馆外流通点接待人次,到馆参加活动人次。2013-2016年间,读者到馆总人次逐年大幅度增长,各阅览室历年接待人次总体上趋于增长趋势,个别部室(电子阅览室)接待人次有所减少。馆外流通服务点接待人次和到馆参加读者活动人次历年逐步提升。2014年较2015年到馆总人次增长了81146人次,2015年较2014年增长了95815人次,2016年较2015年增长了63539人次。其中,每年馆外流通点接待总人次占到了到馆总人次的60%以上。
3、安康市图书馆2013-2016年开展读者活动统计分析
阅读推广活动分析:安康市图书馆开展活动次数、参与活动人数逐年增加,2015-2016年度增长幅度较大。从开展活动类型得出:阅读推广活动次数较多,展览次数甚少。主要原因一是可展览资源较少,二是馆内没有专门的展室。
二、新增读者人数、到馆人次逐年递增原因分析
1、馆藏资源建设不断优化。馆藏资源分实有和虚拟馆藏资源,又有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之分。据统计,截止2015年底,安康市图书馆可用于对外借阅的纸质文献资源总量为4.7万册,2016年通过争取政府文献购买资金、社会捐赠、征集等方式共新增纸质文献10万余册,这些文献馆员均根据图书馆采访原则和计划,结合读者参与的“你荐书,我买单”活动和各大书店、网络销售排行榜进行采购,真正以飨读者。第二,加大电子资源建设力度。购买了移动图书馆、超星少儿、汇雅电子书平台、蔚秀报告厅等数据库和40万册电子图书,在馆外增设了4台图书借阅机,加强推广,让更多的读者享受到数字资源。
2、读者活动增加。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不仅是带动图书馆人气的最佳方式,也是扩大图书馆宣传,提升图书馆影响力的重要举措。通过表3可以看出,安康市图书馆重视各类读者活动的开展,尤其是2015-2016年间,各类讲座、培训、展览、阅读推广活动层出不穷。比如:2016年在金州广场举办的“”安康市公共图书馆系统地方文献联展”活动,“道德经讲堂”活动、“安康人周末读书会”活动,历年的“4.23”世界读书日活动、“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推广活动等,通过在馆内、市区、各县、乡、镇、村开展活动,让图书馆服务走进了社会各个角落,让不同公共群体认识了图书馆,由此新增了图书馆持证读者。
3、周末、夜间开放措施。从上述表1中得出结论,安康市图书馆读者群体中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类占读者总人数的30%左右,尤其是2017年该类读者新增量更是大幅提高,这一群的读者将逐步会成为图书馆的主要读者群体。图书馆传统的早八晚六的开馆时间模式是不适应该群体读者的阅读需求的,而要充分满足其阅读需求,首先要调整开馆时间,实行夜间、节假日开放。从2017年4月1日起,安康市图书馆克服人员不足、资金紧张的问题,实行了夜间延时开放,这一举措从时间上满足了机关事业单位读者及部分学生读者阅读需求。
4、拓展服务范围。图书馆是社会教育机构,所有公众均为接受服务的对象。近年来,安康市图书馆在利用阵地有限空间、有限资源的情况下,在人流量大,群众日常出入的场所建立分馆和馆外流通点。如市政务服务大厅、汉滨区政务服务大厅、建行安康支行等馆外流通服务点22个,建立安康监狱、汉阴传文、留守儿童站等4个分馆,馆外流通服务实行统一管理和借阅,定期定量更换文献资源。2016年馆外流通服务点共接待242827人次,有效弥补了阵地服务的局限性。同时,安康市图书馆制作了读者使用手册和宣传彩页、文创产品,大力宣传图书馆资源、服务、功能。利用现代媒体进行宣传,让图书馆走进了群众的视线。
三、提升读者服务效能的几点思考
1、合理利用有限空间,优化设施设备。图书馆文献资源丰富,设施设备齐全,服务人员到位,故阵地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重点和特色所在。要做好读者服务工作,首先应充分利用优化馆舍布局,将阅览室与读者自修室整合,会议室对读者开放,建成读者活动室,调整时间将电子阅览室变为讲座培训室;同时,优化电子设备,增添更换阅览桌椅,设立更换书目检索用机、添置便民雨伞、读者记事本、读者记号笔、饮水设备等基本服务设施,让读者感受图书馆空间虽小,但服务设施到位,环境舒适整洁。
2、争取政府支持,加大购书投入力度,丰富馆藏资源。文献资源是图书馆服务的基础,也直接决定着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程度。2015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意见》通知,《意见》中明确提出:地市、县区公共图书馆年购书经费要达到人均1元标准。2016年我市常住人口265.5万,安康市图书馆作为地市级图书馆,年购书经费应达到265.5万,年新增文献入藏量约为7.5万册。如果政府能按照此标准拨付年购书经费,图书馆文献资源不断丰富更新,读者阅读需求不断满足,走进图书馆的人会越来越多。
3、加强宣传,增强公众图书馆意识。公众只有需求是不能转化为真正的图书馆读者的,需求要经过目标的反复刺激才能产生对目标的欲望,欲望才会产生行为。这个过程说明,目标的刺激是至关重要的,这里的刺激就是指图书馆的宣传。通过近年来宣传经验可以看到,图书馆利用传播媒体及其它方式经常性、高频率、全方位向公众宣传其资源、环境、使用方法,大众不仅乐于接受,而且还提高了图书馆社会知晓率,读者也不断增加。由此可见,在今后的工作更应充分利用我市广播、电视、网络媒体进行全方面报道,刺激公共图书馆意识,从而推动图书馆工作。
4、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吸引公众对图书馆的认可。开展读者活动是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吸引公众对图书馆认可的有效途径。一是图书馆要充分利用“4.23”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科技之春宣传月,将图书馆服务和宣传带进社会各个角落;二是要继续打造图书馆品牌活动,在全市乃至更高区域内推广。如“安康人周末读书会”;三是活动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如各类展览、讲座、征文赛事、灯谜竞猜、送阅读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等。
5、拓展服务范围,将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根据文化部、财政部2011年《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精神,要求公共图书馆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及辅助性服务全部免费。图书馆应利用这一文化惠民政策,主动走出图书馆,免费服务。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外出办证工作,深入市区内重点高校、中小学、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建立联合建设书香校园、书香机关协议,实行免费办证,扩大读者群体;二是要继续加大城市网点建设。图书馆阵地服务半径是有限的,城区内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享受到阵地服务,这就促使图书馆必须继续加大城市服务网点建设,如在城区内建立24小时自助阅读吧、流通服务点、分馆,扩大图书馆服务区域,缩小公共接受服务的半径,让其享受到图书馆方便、快捷、高效服务。
(作者系安康市图书馆助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