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安康发展>第201803期/丝博视点/内容详情

创新思维 放大金蚕效应

作者:肖云儒发布时间:2018-07-08 00:00 来源:安康发展 【字体:

 

  今天这个会议我看主题词,一个是丝路,一个是金蚕,一个是安康,一个是开放发展。我想从这几个主题词的结合部来谈一点个人的思考。

  金蚕是丝绸之路的一个象征

  石泉发现金蚕,并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习近平主席在丝路高峰论坛上提出来,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小事,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潜在的认可金蚕是丝路各项活动的logo,是它的一个象征。我们应该把这个看作大事,运作好,申报好,打造好。

  陕西的土地非常神奇,陕南的土地也很神奇,安康这块土地也很神奇,石泉更神奇,在丝路这个问题上习主席提到跟文物相关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关于大月氏的考古,一个是鎏金铜蚕。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标志,直接是我们安康。另外一个跟秦巴山区有关,而且跟安康不无关系的就是张骞生长在城固,曾经四度翻阅秦岭,走过子午道,跟我们安康在汉代曾经留下了足迹。第三个是马可波罗在七八百年前来到过秦巴山区,有可能翻越秦岭,最后来到了汉中,来到了广元,最后到了成都。这个过程中间相隔一千多年,马可波罗跟张骞在我们这个秦巴山区这块土地上不期而遇,擦肩而过,这是非常重大的一个空间供我们想象,也供我们把项目做实。

  还有一个跟陕西有关,未必跟陕南有关的,那就是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传丝公主的那个木版画,那是在新疆发现的,藏在大英博物馆,丝绸(蚕桑)的种子传到西域的过程。东国后来考证就是中国,要这个种子求婚,叫出嫁的公主带一点种子出去。有一个传话说仕女指着凤冠说里面有种子,后来演化成一个舞剧做了修改提升。我说的这一切就是说这块土地现在文物做实了的铁证。文物是什么,就是历史的最后结论,文物是历史的铁证。有这么多元素,因此我想我们在认识金蚕这一个切口的时候,我们要用一种大文化的眼光,要用一种大陕南、大陕西、大中国的眼光,所有这些符号不仅是石泉、安康财富,是中国的财富和中国的自豪,要有这样一个思考,要把这个(金蚕)变成我们丝绸之路的一个象征。现在有很多跑丝路的,可以搞很多纪念品沿路送过去,让人家知道金蚕,知道安康。这是我的一个观点。

  关于创新思维

  在发展上,在改革开放的发展上,关于思维问题,我想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是关于由数量思维转向质量思维,再提升为含量思维。我们常常用GDP统计数量思维正在过去,我们现在说的品质,品质经济,质量思维开始提升,品质这两个字应该倒过来念“质品”,没有质谈不上品,所以变成质量思维,质量思维提升为品牌思维才有含量,就是文化含量,我们现在买牌子不问质量,只要是爱马仕掏钱就买,那就是文化信任,这是一个。我们一定要转化,打造我们地域经济、区域经济,要从数量思维向质量思维、含量思维提升。

  二是要把套现思维转化为套局思维。套现思维就是在我们认识金蚕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就光想的很具体怎么搞一个公司、搞一个茶厂,搞一个金蚕工艺厂,这个是对的,但是这叫套现,你收了千儿八百块钱。要套局,真正的深入的研究金蚕它的文化含量、历史含量,它的市场含量,它的现代含量,方方面面研究透,我们设计一个套局的思维。西方说我们能不能成立一个平台,金蚕丝绸蚕庄集团公司,把安康整个蚕商放到一起,这个平台不仅可以在本地招商引资,而且可以在全国售卖。我们司马迁是可以在全世界卖的,但是不是光韩城。可不可以把我们的旅游产业,包括我们民歌,丝绸、蚕商、歌、茶综合打造金蚕旅游体验公司,如果可以这就把很多资源整和,各个方面的力量叠加成一个总的方向打造金蚕平台,这个金蚕平台可以在全国乃至丝路招商,这就是套局思维。

  三是把来路思维提升为去路思维。来路思维是资源性思维,我们有什么,现在发现有茶,有歌,有丝绸,有金蚕,但是我们要考虑去路思维,我们这些市场更要哪些,现代人更要哪些,更需要哪一方面转化和项目提升。

  四是占领主力舆论群体思维。现代社会主力舆论群体就是消费群体,整个宣传打造渠道应该由传统媒体转向现代媒体,不光是网络,还有智能、VR,把主力舆论群体占领了,我们这个平台就形成了,因为它真正在主力消费群体中存在着,这样我们就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安康很多老领导都到省上担任领导,从一个大格局,全省整个西部格局、丝路的格局,把安康的金蚕这一个切口做大做强,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我期待着,谢谢大家。

  (肖云儒:著名文化学者,教授,中国文联全委,陕西省文联副主席。

  此文是编者根据作者在“‘丝路之源·幸福安康’2018鎏金铜蚕与开放发展论坛”上发言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标题是编者另加的。—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