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安康发展>第201805期/改革创新/内容详情

探索实绩档案 激发干部活力

作者:梁 鸿发布时间:2018-11-20 00:00 来源:安康发展 【字体:

  近年来,镇坪立足县情实际,针对干部“动力不强、活力不足、压力不够”等问题,着力构建“齐心大干、加快发展”强大合力,探索推行干部“实绩档案”制度,用“实绩档案”鼓励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用“痕迹档案”记录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助力“脱贫攻坚、追赶超越”争创一流成为镇坪常态。

  一、背景起因

  长期以来,由于交通瓶颈的制约,镇坪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2007至2013年,安康市对10个县区考核排名中,镇坪县5个年度排名垫底。2010年前后的两次舆论热点事件引发社会关注,一定程度挫伤了当地干群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一些干部工作变得畏首畏尾。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后提出的“追赶超越”定位成为全省工作的重心和主题,“我是谁”、“追赶谁”、“超越谁”成为发展的“风向标”和“增压阀”。省委相继出台“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如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重要讲话精神,实现省委“三项机制”在镇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助力全县脱贫攻坚、追赶超越。如何搭建平台充分调动曾因数次舆论事件被推向风口浪尖,而挫伤的干群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让干部工作不再畏首畏尾。如何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强大压力下,在聚焦加快发展、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中,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倒逼干部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真正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地位。2016年以来,镇坪县在认真总结“三单”工作机制的基础上,精准对接省市“三项机制”落实要求,探索推行干部“实绩档案制度”,强化干部抓落实的过程管理,树立“以实绩论英雄、以作为定地位”的鲜明导向,推动干部由“不想干事、不会干事”到“肯干事、主动干事”的转变,有效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二、主要做法

  1、坚持“四个对标”,明确建档范围。紧扣全县“脱贫攻坚、追赶超越”工作大局,重点从“四个对标”上明确了“实绩档案”的建档范围:一是全局性重点任务,主要是市对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各项指标、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脱贫攻坚考核等重要指标;二是全县性重点工作,主要是追赶超越、项目建设、民营经济、城镇建设、招商引资、安全维稳等十项重点经济工作及基层党建、党风廉政、宣传思想、新民风建设、深化改革等七项党建任务;三是阶段性重点工作,主要是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长办公会等研究部署的阶段性重点工作;四是创优争先工作,主要是各单位年初向县委、县政府申报的47个创建项目和7个创新项目落实情况。县委、县政府要求,对于全局性重点工作每季度排名必须是全市前三名或者同考区前二名、全县重点工作每季度必须达到进度要求且完成进度排名全县前三名、阶段性重点工作必须按期完成且成绩突出、创优争先工作必须如期完成创建任务且获得省委省政府及以上表彰的才能纳入“实绩档案”。对于完成情况处于全市后三名或者同考区后二名、全县排名后三名、阶段性重点工作和创建任务未如期完成的责任人将纳入“痕迹档案”。

  2、突出“四步审核”,规范建档流程。按照“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职责、责有限定之期”的要求,将各项重点工作以“清单”形式,由县追赶超越办公室逐季逐月下达至各分管县级领导和责任部门。在“清单式”定岗定责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对各项重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建立工作实绩档案,对后进工作责任人建立问题痕迹档案,并以“四步审核法”规范建档流程,确保客观公正。一是单位申报。每季末各镇、各单位根据干部实绩表现,班子会议研究季度申报名单,拟申报名单在本单位公示3天,公示无异议后向重点工作牵头单位申报。重点工作牵头单位根据平时掌握情况筛选申报人选,汇总申报材料归口分别报送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审核推荐。二是领导初审。分管县级领导根据平时掌握情况对分管口推荐的实绩档案材料进行初审,提出初审意见。同时,分管县级领导可以直接进行实名推荐。三是审核审定。县追赶超越办公室根据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初审意见和实名推荐情况,结合月巡查掌握情况,召开主任会议逐项审核,汇总推荐材料后分别提请县政府党组会、县委组织部部务会议审定。四是建档存档。县追赶超越办公室根据县政府党组会议、县委组织部部务会议审定意见,建立单位和干部工作实绩档案或问题痕迹档案。实绩档案根据干部管理权限每季报送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备案存档,问题痕迹档案给予一个季度整改期限。

  3、做到“四处运用”,增强建档实效。“实绩档案”建档结果作为“后备干部管理、评优树模、调整任用和年度考核”等“顺向四处运用”的基本依据和刚性条件。其中,实绩档案连续两次有体现的,年度考核直接评定为优秀等次,调整后备干部梯次,直接进入第一梯队;连续三次以上实绩档案有体现,且年度考核形成加分的,直接推荐重大贡献奖,予以调整重用和推荐选用;对指标管理责任部门,实绩档案连续两次有体现的,年度综合考核直接进入优秀等次。“痕迹档案”建档结果作为“约谈提醒、诫勉谈话、交流能下、问责追责”等“逆向四处运用”的重要参考和主要遵循,对记入问题痕迹的干部,给予一个季度整改期,纳入整改观察期干部管理,由分管县级领导对责任单位领导班子和干部进行提醒谈话。对整改期内整改效果明显且下一季度达到目标要求或符合建立实绩档案标准的,予以问题痕迹销号;对问题痕迹整改不力,下一季度仍然符合建立问题痕迹档案条件的,将两个季度问题痕迹档案一并移送县纪委监察局问效问责,并报送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备案存档。因工作推进不力、主观原因未实现预期目标影响市对县考核的个人,问题痕迹档案记载连续两次的,责令所在单位进行岗位调整,是后备干部的取消后备干部资格;连续三次以上问题痕迹档案有体现的,采取诫勉谈话或转任、交流、免职等形式予以调整,并视其情节启动效能监察,严格责任追究。

  三、工作成效

  “实绩档案”的推行,给干事者以平台,保成事者有待遇,真正让敢想、敢试、敢闯、敢干成为追赶超越的价值取向和工作常态。

  一是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探索推行干部“实绩档案”制度,将全县重点工作一一分解落实给每名干部,明确任务、明确目标,在抓落实的一线来识别“能者”和“庸者”,干的好与坏,谁“能”谁“庸”,每季度见分晓;“能者”纳入实绩档案管理,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轮岗培训等各方面给予鼓励唯一一名全省优秀县委书记。

  三是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实绩档案制度实现了“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责有限定之期”,干部主动研究工作、主动“解剖麻雀”、主动提质增效已蔚然成风,追赶超越、争创一流成为推动镇坪发展的主旋律。镇坪工作由2013的80余位向前进位至2017年的30位,经济增速始终保持在全市第一方阵。镇坪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全省县域经济监测争先进位“三连冠”的县,顺利夺得全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三连优”和脱贫攻坚“两连优”,实现“发展势头强劲、优秀成为常态”的阶段性目标。

  (作者系中共镇坪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徐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