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追赶超越的战略举措,迅速完善机制,扎实推进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现主要围绕“八大重点行动”,通过调研后形成如下报告。
一、工作进展
1、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行动。结合商事制度改革实施流程再造,推行“审核合一、一人通办”的工作模式,实现即办即取。对开办企业实行“妈妈式”服务,协调公章刻制企业和商业银行入驻政务大厅,在登记窗口组建咨询服务团队,主动为企业、群众登记进行帮办和全程协办,建立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工作机制,面对面指导群众进行现场登记,足不出户就能拿到营业执照。企业开办平均用时由年初9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止11月底,全市市场主体累计达到17.32万户,同比增长15.71%;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98万户,同比增长27.91%。
2、简化施工许可证办理程序行动。再造和简化审批流程,取消各类保证金、押金、证明等“搭车”和“捆绑”事项,运用简化、合并、承诺等手段,推进施工许可审批规范化。推行“多评合审”“多图联审”机制,提交资料实现共享,申报材料大幅减少。探索建立施工许可证网络审批系统,推行“统一受理、集中交办、一口进件、分送相关、限时办结”并联审批模式,实现了统一进件和出件。政府投资审批类建设项目申请要件由145件减少至88件,办结所需时限由442个工作日减少至181个工作日;社会投资核准类建设项目申请要件由143件减少至86件,办结所需时限由392个工作日减少至159个工作日。
3、方便企业获得水电气暖行动。将企业用水报装办理环节由8项减少到3项,办理时间由15个工作日缩短为9个工作日。企业用电低压客户接入容量上限由50千伏安提高至100千伏安,苏陕产业转移毛绒玩具企业低压接入容量上限提高至160千伏安,实现小微企业和低压客户“零成本”接入;高压客户减少为4个环节,低压客户减少为3个环节,具备直接装表条件的2个环节即可送电。将企业用气报装办理环节由9项减少至3项。
4、方便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行动。整合分散在国土、房管、税务部门的登记和交易职能,将受理“四审制”减为“两审制”,分散审核改为并联审核。将预告登记后需做预抵押登记的、转移登记后需做抵押登记的、持房产卡交易过户的等变两次提交资料为一次提交、一次办结。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接入省级平台、市县两级存量数据整合省级汇交、监管系统使用、职业风险保障机制建立等全省实现了“四个率先”。止11月,一般登记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抵押登记压缩至4个工作日以内,查封、异议登记实现即来即办。
5、降低企业获得信贷难度和成本行动。围绕降低企业信贷难度和成本行动制定了20条具体措施。缩短企业开户时间,全市企业开户时间已压缩至1天以内,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取消了收取企业开户费。实行差别化费率政策,凡符合国家小微企业划分标准的担保费率不超过1.5%,免收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风险保证金。免除担保额度200万元以下,符合条件、风险可控的小微企业不动产抵押反担保。创新推出零担保、零抵押、纯信用的“新社区工厂贷”。计划3年内将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资本金增至20亿元,止目前财信担保注册资本已达到10.03亿元。
6、优化企业纳税服务行动。全市11个县区实行原国地税业务“一窗通办”。精简纳税人涉税资料报送125项,落实立即取消纳税人报送资料达140项;将52项不需要事前实地核查的办税事项前置办税服务厅当场办理,将69项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由事前备案制改为“自行判别、申报享受、资料留存备查”的简易方式;落实了9大类267项办事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落实了包括税务登记、优惠办理等6大类106个事项省内通办。推广电子税务局在全市上线运行,实现了申报缴税等多项业务“全程网上办”。前三季度,全市共减免各类税费6.4亿元,减免额度创历史新高。
7、提升企业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行动。围绕专项行动,提速证照办理时限,企业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在材料完备的情况下,做到3个工作日内办结;提升出口退税办理效率,按照企业分类进行限时办结;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简化外商投资项目、企业设立及变更管理程序;对涉及外商投资企业检查事项采取“清单式”管理制度;对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审批、备案等事项实行“一口受理、在线审批、限时办结”;缩短外贸进出口备案时限,在企业提交主要资料完备的情况下容缺办理,即时办结。
8、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行动。全面落实中省市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持续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扎实推进降低企业获得信贷难度和成本行动,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缴纳比例由5%改为多档次缴纳,促进了企业人工成本降低。先后4次共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实行居民基本用气与非居民用气配气和销售价格并轨,有效降低了企业要素成本。全面落实货运车辆“两检合一”和全省异地检验检测,利用产业基金加大物流产业扶持力度,推动了企业物流成本降低。
9、深化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改革和推进减证便民。一是不断深化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改革。经清理,保留市级部门行政许可中介服务52项、代中省部门初审中介服务5项、非行政许可中介服务6项,清理幅度分别为45%、17%和67%。二是大力推进减证便民行动。对36个市级部门证明和盖章事项进行了清理,其中,21个部门全部取消,15个部门88项已取消9项。
10、优化政务便民服务。市县镇村四级便民服务体系已经建成。市级37个部门440项行政许可事项纳入实体政务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集中办理。紫阳、汉阴、旬阳、岚皋、高新“四县一区”被确定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省级试点县区,已分别设立行政审批局,正在积极探索“一枚印章管审批”经验。梳理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213项,开展网上预约、预审、不见面审批、推行EMS免费送达服务。率先开通12345便民服务平台热线,24小时受理企业和个人营商环境诉求。
二、存在问题
对标一流找差距,全面总结查问题,将我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重点行动”存在的差距和工作中的客观问题进行归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影响专项行动的关键问题。一些重点专项行动还存在关键问题需要攻坚、需要突破。一是施工许可证办理过程共涉及17个职能部门、40个环节、14个评审事项、8个图审事项,办理涉及部门多、项目分类难、流程较复杂。但是,目前上级尚未出台优化办理配套办法,只能自我设计优化流程,缺乏统一操作“本章”。二是围绕不动产登记工作的职能职责还需优化整合,“一门受理”的工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尽管中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但金融机构在执行层面由于“门槛”高、政策“死”等原因难以全部落地,如审贷流程仍然繁琐,还需大力简化;企业在贷前办理资产评估、司法公证等第三方收费较高,间接增加了融资成本。四是内通外畅的“高速交通”“立体交通”体系尚未形成,企业物流成本依然较高。
2、影响整体推进的重点问题。一是作为助力专项行动技术支撑的大数据共享平台尚未建成,各系统数据无法高效衔接和共享,政务服务还未真正实现“一网通办”,从而直接影响办理时限的进一步压缩。二是政务中心大多未设置审批后台,多数事项在窗口只能实现统一受理和出件,审批流程仍需在部门完成,尚未全部真正实现“一窗式”办结;按照网上政务大厅和实体政务大厅同步推进、双线运行的思路,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还有较大差距。三是在减证便民方面,由下至上的清理方式导致市县出现“想减不敢减”“不知如何减”的尴尬局面;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方面,由于中介服务市场发育不健全,中介机构数量少,缺乏市场竞争,中介服务收费高问题仍然存在。
3、统计口径的问题。在用气报装方面,天然气企业对报装收费具体名目及标准与物价部门管理规定不一致。在县区中,发改、统计、水利等部门都在对企业用水报装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但统计口径不一致。
三、对策建议
围绕整体目标,针对存在的问题,对下一步及今后工作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对标一流,精准发力。坚持树高标杆,对标一流营商环境抓优化提升,建议省级围绕各专项行动提出最优办理统一计划时限,便于地市做到方向明晰、目标明确、行动统一。坚持问题导向,列出问题清单,制定对策措施,做到靶向清晰、发力精准。注重工作方法,积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自我创新做法,扎实推进“十大行动”,全力推动“八大突破”,确保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速见效。
2、坚持分项施策,助力专项行动。一是围绕施工许可证简化办理行动,在全市政务中心信息平台基础上,整合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现统一受理、并联审批、实时流转、跟踪督办和信息共享,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办理时限。建议上级出台施工许可证优化办理配套办法,便于实际操作有章可循。二是围绕方便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行动,结合机构改革,将交易职能与登记职能进行整合,进一步理顺不动产登记工作体制。三是加速破解融资难题。积极搭建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创新金融产品,切实满足不同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继续完善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配套政策体系,确保更多金融优惠政策落地生效。四是再降企业物流成本。按照将安康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富硒食品集散基地的设想,全力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研究整合全市物流和运输企业资源,促进运输、包装、仓储、装卸相互衔接形成产业链,推动物流经济大发展。
3、实施统筹推进,实现优化提速。一是建好信息共享平台。按照构建“大数据”共享平台和政务服务“一张网”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我市与建总行实施的政务信息平台援建项目,尽快实现信息共享,解决信息壁垒问题,推动所有事项办理时限压缩最大化。二是配套跟进政务服务。结合机构改革,进一步理清部门职能职责,实现部门审批职能与政务中心窗口办理职责协同配套。加快市本级及汉阴、岚皋两县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创建步伐,推进全市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现全市政务服务规范统一。完善政务服务实体大厅和网上大厅运行机制,持续提升服务质效,实现便民利民。三是持续推进审批改革。围绕简政放权,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建议上级在减征便民和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改革等方面统筹优化制度设计,采取由上至下的方式对盖章和证明及行政审批中介服机构进行清理规范,通过集中力量统筹推进,确保取得更大的实效。
4、精确相关标准,做到衡量有“尺”。围绕水电气暖报装,在现行办理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网上办理,最大限度提升企业获得水电气暖的方便程度。鉴于电力等责任部门归属国有企业,从上协调更为顺畅的实际,针对水电气暖报装等具体问题,建议上级明确统一的操作办法、时限要求和统计口径等,便于在报装水电气暖等工作中顺畅对接、顺利实施。
(作者单位:安康市发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李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