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安康发展>第201806期/县区领导论坛/内容详情

推进五项行动 深化“放管服”改革

作者:杨义龙发布时间:2019-01-16 00:00 来源:安康发展 【字体:

近年来,岚皋县围绕“放管服”改革,大力实施激活力、提服务、优环境、促发展、聚合力行动,市场主体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有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据统计,近三年来,累计新增个体工商户2465户、民营企业1140户,年均增长25.9%,共有308户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私营企业,150户企业转型升级为规模企业;全县工业总产值从64.1亿元增加到78亿元,增长2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53.2亿元增加到70.9亿元,增长33.0%;每年年均新增城镇就业人口0.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3.6%之内。

激活力:推行“三清四通五办”

强力持续推进企业“多证合一、一照一码”、个体户“两证整合、一照一码”和工商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的同时,大力推行企业登记注册“三清四通五办”机制,即:咨询的事情一次说清、办事程序一次讲清、登记资料一次发清,符合规定的确保畅通、不违反原则的适当变通、需要前置审批的主动疏通、无法办理的加强沟通,资料齐全马上办、资料不齐指导办、紧急项目加班办、特殊项目跟踪办、重大项目领导办,实现“1份信息完成企业开办”,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目前,全县企业网上办照达90%以上,个体户微信办照达95%以上。今年1—10月,新增市场主体936户,市场主体总数达到9550户。

提服务:实施便民“5432”

建立“五个清单”,共梳理目录清单573项、编制网上可查办事指南1套、“最多跑一次”(零跑路)清单339项、网上可预约事项173项、公开收费清单49项。

推行“四网共建”,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应进事项“一网打尽”,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过程中心监管”;行政审批“一网通办”,将全县700余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审批流程和政务要点,全部录入政务服务系统一网审批办理;服务群众“一网监管”,建成集审批监督、电子监察、视频监控、投诉举报、综合考评、实时查询、统计分析多位一体的电子监察系统和“红黄牌”预警纠错监管系统,全方位、全过程实时监控和预警提醒;信息资源“一网共享”,推进县镇村服务信息互联互通,窗口与部门、窗口与镇便民服务大厅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推行并联审批,同步将中省各类垂直管理的专线全部接入县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厅管理,内部运行。

实施“三曲同步”,通过网上预约、热线咨询、微信互动、短信提醒等多种方式,谱好办前“曲”,强化办前提醒服务;建立部门“一把手”窗口巡查带(坐)班、容缺受理、限时办结、统一送达、免费刻章等系列制度,唱好办中“戏”,提供优质办中现场服务;推行优化完善满意度测评系统、网上办事大厅、便民服务110、民情民意收集等系列举措,弹好办后“琴”,开展办后跟踪服务,有效提高了企业和群众办事的满意度。

坚持“双管齐下”,一方面通过提供设施服务、陪同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自助服务等各种服务,想方设法为企业或群众办事增便利,做活服务“加法”,赢得点赞加分;另一方面按照“该承接的承接、该取消的取消、该下放的下放、该整合的整合”的原则,从审批源头、办理流程、简政便民、降费减负等方面做好办事“减法”,落实中省市取消审批事项52项,下放93项,清理各类无谓证明128项,受理的各类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按时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均达99.8%以上。

优环境:开展“三从三推、三随三减”

“三从”即:审批从快,全面梳理、精简、编制各政务服务部门审批事项和流程,取缔不合理环节108处,平均办结时限压缩50%以上,审批材料精简30%,审批环节压缩30%。服务从优,推行少跑路、易信贷、优税费等措施,让企业“最多跑一次”或“零跑路”;为企业选聘36名银行行长和业务经理当金融顾问,有27家重点企业、园区实现“一对一”金融帮扶。全面清理和取消不必要的收费、基金、保证金,今年以来共减免企业各类税费3365万元。整治从严,制定优化提升营商环境12条措施、三年行动计划和目标考核、督查检查、民主评议、问责追责等制度,简明部门企业权责清单,规范涉企行政行为,破除各类隐形障碍和“潜规则”。今年1—10月,共化解涉企矛盾60余起,查处“三霸”17起,行政拘留16人,刑事拘留2人。其中村霸12起12人,街霸4起4人,沙霸1起2人。

“三推”即:现场问政推,深入开展“岚皋十问”专题大讨论、“三比三看两确保”述职评议和现场电视问政等系列活动,推动干部作风加快转变。领导挂帅推,坚持县级领导和县直部门包联帮扶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制度,选择“十大重点项目”和“十类产业园区”开展集中攻坚行动。创新途径推,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建立智慧岚皋大数据库,加快实现政务数据共享共用。建立县级12345便民服务平台和营商环境咨询求助投诉联动机制,提供及时、精准、高效服务。

“三随三减”即:随办即送,减少企业开户时间。针对岚皋县无人民银行和市人行当天只办理上半天业务的情况,通过开设企业窗口、指定专人全程服务、推行手机开户“一站式管理”绿色通道、协调市人行延长办理时间等措施,企业开户时间从平均3天压缩为0.5天。随到即办,减少贷款审批环节。按照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的原则,采取“一张清单”告知模式,企业开办随到即办,且在办理过程中银行不收取任何费用,所需申请材料从原来的3件精简为2件。随送即批,减少贷款办理时限。针对贷款审批时间长的问题,通过公开贷款审批内容和事项,告知企业贷款审批办理情况,协调市人行随送即批,企业获贷时间从19个工作日减少到10个工作日,极大缩短了审批时限。

促发展:聚力“三抓三增三强”

抓招商增后劲、强支撑。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开放发展的第一抓手和追赶超越的最强动力,通过制定一套支持政策、编制一份投资项目册、开展一系列推介活动、落实一对一跟踪服务、年初一次性下达任务、年底一并兑现考核奖惩,引进了硒宝山泉水、御口韵红茶、呼叫中心等一批生态友好型循环产业企业,腾达鞋材加工、诚铭电子、毛绒玩具社区工厂等一批劳动密集型项目落地投产,发展后劲日渐增强,支撑作用十分明显。

抓引智增实力、强管理。坚持把招才引智作为培植发展动力、增强地方实力的关键,紧盯高精专特殊人才和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本地民间人才,深入实施“引才、招才、聚才、留才、用才”人才强县战略,制定出台人才培养和引进30条政策,通过刚柔并进培养、企业自主引进、苏陕对口协作交流等多种方式,既培养县内人才走出去深造,退二线干部下沉企业发挥余热,又广辟渠道引进一批创业创新年轻人才、回乡创业人士和企业管理人才,建成县城柑竹坝创客园、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电子商务孵化中心等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抓园区增效益、强带动,突出园区孵化企业、承载企业和聚集企业的重要作用,围绕“产业循环聚集、企业循环组合、链条循环延伸”目标,坚持项目优先向园区安排、企业优先向园区布局、精力优先向园区倾斜、保障优先向园区集中,标准化厂房、生活服务用房、绿化美化工程、水利环保设施、电力通讯保障等园区配套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建成25个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实现县级以上农业园区贫困村全覆盖,六口工业园区跻身为省级县域工业发展集中区,入围国家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入园工业企业达到39户,“两园”综合产值超过39亿元,占GDP比重的65.8%,园区对产业结构升级、循环产业提升、生产要素聚合、财政收入增长和新增劳动力就业等带动作用明显。

聚合力:建强“双十机制”

“领导重视、上下一心、氛围浓厚”是推进市场主体培育的前提和保障。通过开展国家公职人员为政不为和乱作为、工程建设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社会综治维稳、干部作风建设等十大方面的专项整治,建立党政同责、联席会议、优惠政策激励、投诉举报奖励、定向满意度测评、第三方监督评估、专项联动整治、“四个一”审批、领导包挂部门包抓、企业诚信评价等十项机制,有效转变干部作风,统一加快发展共识,凝聚培育工作合力,营造了良好的市场主体发展环境。近3年来,共查处涉企案件47起,其中涉及县重点工程建设案件41起,拘留38人,共侦办黑恶类案件6案28起,刑事拘留19人,起诉15人。

(作者系岚皋县县长)

(责任编辑:李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