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体要求,把“产业兴旺”放在首位。作为秦巴山区连片深度贫困地区,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根本。近年来,岚皋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进行着积极探索,在四季镇天平村、南宫山镇桂花村进行了发展农村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的试点。现通过对桂花村的调查,形成如下报告。
因地制宜选项目
南宫山镇桂花村位于岚宫山脚下,全村328户1098人。桂花村以前除了水田多,再没有其它成形的主导产业。该镇计划以桂花村为中心,下连双岭村,扩大有机稻种植、葛根产业和茶叶园区规模;上接花里村,借势南宫山景区,重点发展养蜂、养猪、林果和魔芋,打造休闲观光旅游。把园区作大,把产业作实,把园区变景区,让农民成为工人,收入得到稳固增加。
2016年陕西安康大健康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被村委会招来在桂花村成立了岚皋县硒谷田园农林开发公司,建起了富硒有机水稻种植园区。紧接着金兴葛业、烛山魔芋、硒博士茶业三家公司又落户桂花村,由四家公司分别领办,建成了有机稻、葛根、茶叶、魔芋四大产业园区。四大产业覆盖全村90%以上的农户。
2018年,该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达到11800元。而有机稻、葛业、茶叶、魔芋四大园区每年为群众增收300余万元,占比接近30%,预计三年内将达到50%。
招商引资兴产业
为了招商引资,桂花村下足了功夫。几个园区用劳,村上制定了统一的劳务工资标准,不准随意涨价;引进茶叶种植园区,党员干部带头,村干部反复做群众工作,让农民学会算大帐、算活帐、算长远帐,农户自愿让利与企业,5年内土地流转分文不收。
在桂花村,园区业主与农户已经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成了一家人。七组村民周春孝每天带着几十人在茶叶园区务工,大家都认识到只有老板发财了,他们才有钱挣,所以老板不在的时候也没有一个人偷懒。种田能手余某把他家的1.8亩水田流转给了园区,每年租金1100元,他在公司当管理员每月领工资1400元,夫妻二人每年为公司务工收入1万元。他的1.8亩水田现在每年可以挣2.8万元,比他以前卖大米收入的2600元整整翻了11倍。
桂花村招商引资建园区、兴产业的作法,最值得肯定的是眼光长,舍得让利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由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兴办园区,能很好的解决资金投入、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和投资风险等诸多问题,在促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上发挥的作用比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大、更稳固。
园区带来的不仅仅是收入的增加,更大的是理念的更新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就拿种水稻来说,以前的传统作法都是上化肥、打农药。园区建起以后,肥料全都用有机肥,除草不用除草剂,全部用人工,消虫灭蚊用灭蚊灯,再不打一颗农药。以前大米最多卖3元一斤,现在卖到了最少5元一斤、甚至50元一斤。就是没有流转土地的农户,按园区要求种植的水稻,收入也比以前翻了一番。
三产联动富百姓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艰巨工程。“一张蓝图绘到底,三产联动富百姓”是桂花村的又一特点。
现在走进桂花村,山下稻田林果园,山腰茶叶葛根园,山上养殖魔芋园的产业布局已经形成。近几年,桂花村每年都举办插秧节、打谷节、挖藕比赛等节庆活动,全部由园区承办、群众参与,政府不花一分钱。每年从油菜花盛开水田插秧、到桂花飘香遍地金黄,都有大量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游玩观光和采风。这得益于桂花村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科学规划。
桂花村在整体规划中,始终贯穿“园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劳动变运动”的全新理念。我们看到:这里的各项建设没有大拆大建,全部都是因势利导、就地取材。美丽的古梯田、千年古树、漂亮的乡间小道、飘香的林果园成为一道道风景。未来的桂花村,稻田、茶山、葛园等,都将打造成集农产品生产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农业开发综合体,三产联动、农旅融合发展将成为桂花村发展的新模式。
提出建议再改进
乡村振兴是巩固脱贫成果、实现全面小康的重大战略任务,结合本次调研,就如何做好下一步乡村振兴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一要因地因村施策,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从长远着手,多方兼顾,充分发挥本地区的资源、区位、人文优势,建设一批高质量、不可复制的具有浓厚地方特点的产业,形成特色品牌。
二要完善乡村振兴的基础设施条件。大力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整合项目资金,统筹规划项目建设,在满足群众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增加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根据实际需要实施项目,提高项目建设实效。
三要紧紧抓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和关键,抓产业就是抓乡村振兴,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增收,都必须依靠产业发展来带动。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发展农村产业。
四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村级集体经济是贫困户和农民的“红利”来源和基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仅解决了当前的脱贫攻坚农民增收问题,而且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发展和管理。建议充分利用“三变改革”“镇园产业联盟”“产业园区化”等模式,发展股份制经济合作社、订单式农业、规模化产业,解决好集体经济发展中的权属不清、管理混乱、规模零散、风险抵御力低,产品营收能力差的问题,从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五要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班子强,发展快;班子弱,人心散。要重点选好带头人,建好两委班子,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
(作者单位:岚皋县政协)
(责任编辑:徐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