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安康发展>第201904期/交流探讨/内容详情

实施“三业统筹”做好移民搬迁后半篇文章

作者:薛玉发 夏远峰发布时间:2019-10-22 00:00 来源:安康发展 【字体:

  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和标志性工程。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安康市牢牢把握“工程建设是基础、搬迁入住是关键、产业就业是核心、后续服务是保障”的要点,坚持一手抓安置房和配套设施建设,一手抓后续增收脱贫。“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建设集中安置社区1364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0.64万户33.84万人,占全省总任务的36.6%,占全市脱贫任务的68.9%。贫困群众搬迁后,坚持“一户一策、因人施策”,在主动叠加脱贫攻坚其它措施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实施产业发展、就业服务和物业管理“三业”统筹工作模式,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参与搬迁群众后续发展和服务,变“输血”为“造血”,构建起“政府减负、农民增收、多方受益”的共赢格局,有效破解了后搬迁时期群众稳定脱贫和融入发展难题。

  一、借助市场机制统筹谋划搬迁后续帮扶工作

  “搬得出”是基础,“稳得住、能脱贫”是关键和核心。贫困群众搬迁后,如何做好后续就业增收、服务管理工作,如何将基层干部从繁重的社区服务管理中解脱出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

  我市在不断探索实践中,提出了“市场参与、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总体思路。2019年,通过招商引进广州咏鑫清洁服务有限公司,在安康注册成立陕西港鑫实业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深度开发移民搬迁社区市场,统筹做好搬迁群众产业发展、就业落实、物业服务工作。企业立足搬迁社区,用好搬迁群众这一稳定劳动力,做活社区的消费市场,做大做强依托社区的特色农业和环保产业,通过壮大企业反哺社区,建立起企业创市场、农民建基地,服务为纽带的利益共同体,通过企业将产业、就业和物业服务有效链接的后搬迁之路。

  具体工作中,通过企业参与社区管理,将物业服务、垃圾分类等部分社区管理事务交由市场和企业运营;发展特色订单农业,结合我市生态环境优势,建立合作社和建设产业基地,发展原生态农业,组织搬迁户务工生产,带动群众增收;通过开发物业管理公益岗、农业园区务工等形式,提供就业岗位,促进贫困搬迁户就业增收,实现脱贫致富。企业通过产业收益反哺物业,对贫困搬迁群众在脱贫前实行“零物业费”服务,对社区内居住的非贫困户实行“低物业费”服务。目前,企业已与10个县区签订了移民搬迁“三业统筹”合作协议,投资1200余万元,对40多个大型移民搬迁社区实施了全方位的物业服务,服务搬迁人口近5万人。

  二、发展高效产业实现企业与搬迁群众互利共赢

  “山下的房子建的再好,搬迁群众如果没有稳定的就业增收,最后还是会回到山上去”,这是安康市自然资源局局长王琳逢会必讲的话题。全市上下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解决搬迁群众生存发展问题的根本手段,以发展产业促进就业,以产业收益反哺物业,努力实现“稳得住、能脱贫”。

  一是利用企业市场资源发展生态农业。以港鑫公司为主体,充分结合珠江三角洲等地的市场需求和我市的生态农业优势,与50多家消费企业对接签订销售合同,与园区、企业、农户签订生产合同,按照至少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对农副产品进行收购。以县为单位,港鑫公司分别至少建立一个集烘干、分拣、包装及农产品检测等为一体的加工企业,将收购的农产品统一加工包装后,向沿海发达地区销售。通过建立产、供、销一体式经营体系,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了搬迁户和企业的双赢。当前,港鑫公司已经注册“佑欣农”农副产品商标,正全面开展农副产业市场调查,并与部分农产业生产大户签订供销合作协议。8月份,平利县上万斤西瓜滞销,企业按照高于市场价10%打包收购,让瓜农得到免于受损。二是发展环保产业。组织搬迁群众做好垃圾分类收集,港鑫公司予以收购,实现废旧二次利用,减少群众由分散到集中而产生的垃圾污染等问题,既提前在县城、集镇以及农村新型社区率先探索实施了垃圾分类,又实现了企业盈利、农户受益。三是做好各类服务。根据搬迁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港鑫公司在每个搬迁社区内开设惠民超市,通过从厂家直接进货和集约规模经营的方式,按照至少低于市场价10%的标准,为搬迁群众提供优质的生产生活物品。同时,积极发展物流、文化教育等产业,拓宽经营方式,带动共同致富。

  三、聚力就业培训促进搬迁群众稳定增收

  坚持把落实就业作为促进搬迁群众增收致富最直接的手段。一是就地开发岗位促就业。港鑫公司在搬迁社区附近建设农业产业基地,在搬迁社区开发物业管理、保洁服务等就业岗位,优先吸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近就业。目前,40多个试点社区,仅物业岗位已落实300余搬迁群众就业。二是引导创业促增收。引导有条件的搬迁群众与港鑫公司合作,利用安置社区周边园区和安置社区已建成的门面房,发展电子商务、社区物流、休闲农业等现代新型业态,推进创业兴业。三是劳务输出引导就业。对愿意外出务工的搬迁群众,有计划、分批次组织劳务输出,定向开展培训。港鑫公司与珠三角等地区50家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就业岗位15000余个,对搬迁群众集中培训后,通过派遣输送到相关企业。公司计划在市内外开发约30万个就业岗位,优先聘用社区内贫困搬迁群众。

  四、打造智慧物业加快搬迁群众融入发展

  当前,大量移民搬迁社区由村组代管,人力、物力、财力不足,服务不系统、不及时、不全面,严重影响了搬迁群众的有效融入。在“三业统筹”工作中,坚持把优质物业服务作为提高搬迁群众居住环境品质,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港鑫公司市场机制优势,借鉴发达地区物业管理经验,在做好小区卫生、安保等基本服务的同时,发展农村物流、金融商贸,做好技术和文明培训,提供幼托和居家养老等延伸服务,帮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新生活。实施“零物业费”服务,在脱贫之前,对贫困搬迁户实行先交后返方式,将缴纳的物业费全部退还到业主一卡通,用于个人消费;对入住的非贫困户,通过参与社区组织的学习培训、垃圾分类等活动获得积分,通过积分抵现可减免物业费,让搬迁群众在参与过程中得到收益、接受教育、丰富生活。目前,已开展物业服务的大型搬迁社区,企业均配建了平价超市,实施了安保、保洁、快递、银储、垃圾回收等服务,并定期开展文化娱乐活动,通过智能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贴心的物业服务,赢得了搬迁群众的认可。

  移民搬迁“三业统筹”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包括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理方式的优化等,又涵盖产业发展、群众服务、素质提升等工作。我市通过探索试点,减轻基层政府管理负担、盘活了社区市场经济、激发了现代农业发展活力、带动了贫困群众就业增收、促进搬迁群众融入发展,取得了一定的长效,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移民搬迁后续服务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性工程,我们将深入推进“三业”统筹工作,广泛凝聚合力,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加速易地扶贫搬迁融入发展,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为安康市自然资源局,薛玉发系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搬迁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