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安康发展>第201906期/研究探讨/内容详情

关于安康“十四五”发展的几点思考

作者:张 宁发布时间:2019-12-24 00:00 来源:安康发展 【字体:

  一、发展方位:“追赶超越,绿色崛起”新阶段

  “追赶超越,绿色崛起”,是安康“十三五”期间明确的发展总纲,其核心要义:一是“追赶”,即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补齐短板,缩小差距。这个差距,主要是安康与全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平均水平的差距,不能片面理解为GDP差距,更包括社会保障水平、科技创新能力、交通改善程度、城乡居民收入、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信息化水平、教育、医疗、卫生等等。二是“超越”,就是“扬”我所“长”、变“优势”为胜势,用生态文明理念激活发展潜力和后发优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造“美丽中国”的安康样板;也包括超越传统工业化道路、超越传统的城镇化道路、超越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方式等。三是“绿色崛起”,本质内涵就是走绿色循环发展之路、着力构建富于安康特色的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和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三条,对于安康来讲,不单单是“十三五”的任务和阶段性特征,而是一个较长时期发展的战略任务和阶段性特征。因此,从宏观的发展方位来看,安康“十四五”发展本质上依然处在“追赶超越,绿色崛起”阶段。不过其新内涵至少包括:安康站在了生产总值1400亿元左右、人均GDP8000美元左右新的战略基点上,已步入工业化中期初级阶段,处于“投资拉动+创新驱动+开放带动+政策促动”四轮驱动型中高速发展阶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进一步构建富于安康特色的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和现代化经济体系为主要任务等。

  二、发展内涵:“十三五”后安康发展的变与不变

  变化:距“十三五”收官尚有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从近4年运行的情况看,预期目标可望实现。“十三五”期间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为安康“十四五”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和前提。比如,脱贫攻坚任务和异地搬迁任务完成,经济增长及2015年步入全省“第一方阵”后连续4年位居全省第一,同步全面小康目标的基本实现,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00亿大关,2020年可望达到1400亿元左右;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由2010年的20.5:39.5:0逐步调整为2018年的10.5:55.3:33.8,二产占比提高15.8个百分点,工业化率提高到43.6%,工业快速增长成为“十三五”发展的亮点和阶段性特征;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并处在变化调整中,旅游业长足发展,富硒产业异军突起;城镇面貌显著变化、城镇化率有较大提高,交通条件大大改善、将实现县县通高速,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大大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升等等。

  不变:“四区叠加”的基本市情没变,随着汉江生态经济带战略实施,可能名称会叫作“五区叠加”,但实质没有变;基于市情特征,“坚持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的战略思路不会变,发展生态经济的战略选择、建设生态经济强市的战略目标与国家汉江生态经济带战略要求基本契合一致,是超越“十三五”的,“十四五”要向着西北生态经济强市乃至西北生态经济强市目标奋进;虽然连续5年在增长速度上领跑全省,生产总值从2011年起连跨400、500、600、700、800、900、1100亿,2018年达到1133.77亿元,但从绝度值上看,在全省乃至全国发展中的落后地位没有变(经济总量、人均GDP、城乡居居民收入等),发展不足依然是主要矛盾,追赶超越仍是最为紧迫的第一发展要务;绿色循环发展道路没有变,发展仍处在工业化中期初级阶段,加速推进工业化依然是首要任务,等等。

  以2018年生产总值1133.77亿元为基数,2019、2020若按8%的速度递增,2020年将达到1322.43亿元;在这个基础上,“十四五”期间若按7.5%的年均增速,则2025年可达到1900亿元,按常住人口265万计算,人均GDP可达到10800美元;按7%的年均增速计算,2025年可达1855亿元,人均GDP可达到10600美元;按6.5%的年均增速计算,2025年可达1807亿元,人均GDP可达到10300美元。

  安康“十四五”发展最关键的任务是要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安康需要、可能也必须在“快车道”上继续行驶,这主要取决于:绿色工业的引领、主导作用能否进一步有效发挥,投资拉动、创新驱动、政策促动、开放带动这四大动力机制能否进一步释放活力,新安康门户区战略规划能否落地生根见实效、成为新一轮发展的引擎。

  三、发展背景:安康面临几个新的时代

  一是“全民康养”时代。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4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3%。(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增至4.87亿,占总人口的34.9%,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全球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当代中国社会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并处于老龄化不断加深的阶段;“十三五”兴起的全民休闲旅游浪潮方兴未艾,今天“康养”(追求身、心健康)已成为一种日益普遍化、全民化的新时尚、新潮流,可以说现在是“无人不康养”,“全民康养时代”已经来临,这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民生的普遍追求,蕴含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赋予安康建设休闲养生秦巴明珠的新定位,安康拥有生态资源富集、生态环境优良、生态吸引力日益增强、交通日益便捷的基础条件和独特优势,发展生态康养产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俱全。郭青书记曾提出“四波浪潮”的预测——富硒产业、包装饮用水产业、大健康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前两波方兴未艾,第三波、第四波正在来临。生态康养产业,是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大健康服务业中的新兴产业,其覆盖面广、产业链长、融合度高、市场潜力大的特点,能推动健康、养生、养老、医疗、旅游、体育、保险、文化、科技信息、绿色农业等诸多领域产业的有机融合,能对众多上下游产业发展产生强劲的推动效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生态康养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拉动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它一头连接民生福祉,一头链接经济社会发展,正在成为我国又一个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加快发展生态康养产业是安康“十四五”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康养产业是以生态为依托,为社会提供生态康养产品和服务的相关业态总和。安康发展生态康养产业的主要内涵是:生态+康养+产业化。说具体一点,就是三句话:(1)以生态为依托、以生态经济化为基础;(2)以康养为主题,所谓“融合”就是以这个主题去融合其他相关产业,发展产业链和产业联盟;(3)以产业化的方式提供生态康养产品和服务。当然,关键在“供给”与“需求”的无缝对接,这将成为安康“十四五”发展必须做好的一篇大文章。

  二是“后脱贫时代”(包含“后搬迁时代”):2020年安康将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和异地搬迁任务,“十四五”将步入“后脱贫时代”,其中包含郭青书记提出的“后搬迁时代”,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路径,搬迁后的“农民”如何转换身份、持续增收,如何融入新型社区和城镇、融入新生活,是“十四五”必须面对和破解的难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问题的载体,乡村产业振兴是根本路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时代也可称之为“乡村振兴时代”。

  三是“高铁时代”:“十四五”安康将迎来“高铁时代”,“十四五”规划应当作出全面部署和安排。首当其冲的是要加快落实市委建设新安康门户区战略决策和规划部署;同时要进一步优化生态经济空间布局,谋划新安康门户区如何引领、带动各县区发展;还有与之相适应的新兴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谋划布局。

  四是“5G时代”:“十四五”将迎来“5G时代”,安康不能落后,应当作出应对、谋划和安排,“数字安康”“智慧城市”“智慧管理”应是题中之义。

  (作者系中共安康市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