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镇坪县抢抓全省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机遇,坚持苦干实干加巧干,用心用力抓落实,较好完成了镇财政改革各项工作任务。在2020年财政部通报的全国财政绩效考核排名中,镇坪县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三名。抓集体经济促生态发展的做法得到财政部认可推广,被中组部收录纳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干部教育培训教材汇编,是陕西省唯一入编的案例。
一、高效率推进
按照统一部署,镇坪县克服镇财政所“机构不独立、阵地不健全、人员不专业、经费无保障、档案不规范”等困难,早谋划、早行动,高效推动镇财政改革工作落实落地。一是重视程度高。成立了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委书记为组长,政府县长为责任组长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7名县委常委每人包抓一镇一对一指导推进。二是方案质量高。方案制定坚持机构单设、编制充足、场所独立、设施完备,工作推进做到人员保障到位、财务审计到位、档案移交到位、工作指导到位,确保了省市政策高标准、高质量的全面落实。三是人员配备标准高。镇坪县7个镇不到6万人的县,每个镇独立设置1个财政所,按照镇域人口8千人以上、5千人以上、5千人以下划分成三类标准,分别设置6、5、4个编制,一次性调整财政所人员编制36个。四是推进效率高。镇坪县快速行动,是陕西省第一个全面完成阵地建设、人员配备和财政所挂牌的县,财政部、省财政厅网站都进行了关注和报道。
二、高标准落实
一是坚持“六分离”。即财政所办公场所与镇政府机关分离、财政所人员编制与镇政府分离,财政业务与审计业务分离,财政所所长、会计、出纳岗位分离,镇政府运行保障经费与项目、民生资金分离,村级公用经费与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分离。二是坚持“六统一”。即财政所建设实行统一采购设施,统一岗位设置,统一工作职责、统一工作流程、统一工作制度、统一档案室建设和票据管理。三是坚持“六挂钩”。财政所工作绩效评价实行差异化管理,与保障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挂钩,与完成财政局安排重点工作挂钩,与财源培育增加财政收入挂钩,与监管镇村资金使用挂钩,与资金使用绩效挂钩,考核结果与次年度工作经费、干部评优树模任用挂钩。
三、高质量改革
一是人员选配质量高。在全市率先完成所长配备和人员划转。财政所长全部由县财政局党委推荐,县委组织部考察,一般干部由县财政局、编委办、人社局协商各镇划转。配备的7名财政所所长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平均年龄29岁,36名财政干部中具有会计师职称的11人。二是培训起点高。一年多来,全县两次组织镇财政所全体干部,在南京、西安集中统一培训,邀请省财政厅、西安财经大学等专家教授讲课,并出台了支持财会人员参加学历教育、职称考试的奖励办法,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三是改革保障水平高。县财政局对每个财政所按照50万元标准落实专项经费,保障财政所日常支出。四是规范化程度高。财政所业务工作始终坚持 “六个一”的标准,即工作任务一张清单、工作要求一个标准、业务操作一本指南、资金管理一个平台、资金公开一个专栏、工作考核一个办法,以规范化管理提升改革成效。
四、高起点探索
为打通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最后一公里”,镇坪县在规范财政所建设和运行的基础上,围绕财政绩效标准化、村级财务监管、创新管理方式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一是探索推进镇财政管理绩效标准化。围绕财政所自身建设、财政资金管理、财政预决算管理、代管村级财务、监管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等方面,量化工作任务,探索制定财政所工作绩效标准,推行两年来,历经3次修改完善,逐步形成了5类20条65款的标准体系。创新案例列入全县重大改革成果汇编,国家法制出版社出版了《镇坪县财政所工作绩效标准》。二是探索推行镇财政所工作和建设标准化软件管理。将财政所工作绩效标准化体系,同省厅“财政云”管理理念结合,开发完成了镇坪县财政所工作绩效标准系统软件,实行镇级财政全程在线适时管理,并将财政监管延伸到镇村一级,目前镇坪县财政所工作绩效标准系统软件已经上线运行,真正落实了将资金运行、监管延伸到了镇村“最后一公里”。三是探索推进村级财务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约束和绩效管理激励约束,紧扣业务指导、日常监管、考核评价三个方面,推行一笔专项资金一次绩效评价,一月一次集中会审,一季度一次全面检查,一年一次全面审计。对重大项目的责任人实行绩效终身责任追究制,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