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把我市交通建设放在三大建设之首,并作为破解安康突破发展的瓶颈,十分符合实际。”人大代表、市交通局局长徐铁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这既是安康实现突破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对我市经济发展的深刻认识。目前,制约我市突破发展的是交通,政府重视是交通,百姓期盼的是交通,封闭滞后的主要因素仍然在交通,为此,必须大办交通,办大交通。以大交通辐射带动大交流、大物流、大开发、大发展。”
徐铁军颇有感触地说,改革开放30年,我市的公路交通,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的干线结构和畅通程度发展变化很大。但是,和其他兄弟城市相比,目前我市的交通仍然滞后,其一,交通主动脉不畅,建成的高速公路仅有一条,且只覆盖宁陕和石泉两县,对我市的经济发展的拉动不太明显;其二,道路等级比较低,全市公路里程16000多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0多公里,二级路280多公里。大部分是三级公路和没有等级的公路,公路畅通能力差;其三,农村公路投入力度不足,全市15000公里的农村公路,铺装率不到50%,还有3000多公里的村道不符合村级公路的技术标准,畅通水平不高,将近50%的县、乡道还不属于泥结石路面。
徐铁军告诉记者,过去两年,安康的交通发展进入战略机遇期,2006年,全市高速公路建设和干线公路的改造和村级公路的改善全面铺开,目前正呈现如火如荼的建设局面。
正视才能奋进。据徐铁军介绍:到“十一五”末,我市境内的4条高速公路基本建成,100%的乡镇通油路;100%的村通公路;80%的村通水泥路。眼下,要全力以赴作好高速公路建设的服务协调和保障工作,促进在建工程加快进度,立项工程全面开工;组织干线公路的提等改造,提高其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打好农村公路建设的攻坚战,为服务新农村建设打造便捷、畅通的平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