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的7.8级地震波及我市十县区,造成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经初步核查,截止5月14日上午11时,我市因灾死亡4人(汉滨2人,紫阳1人,旬阳1人),受伤1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9613人;倒塌房屋2613间,损坏房屋39241间,损毁圈舍1500平方米;全市294所学校受灾,倒塌校舍108间2731平方米,形成危房4106间107726平方米;据不完全统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382万元。汉滨区3座病险水库险情加重,32座桥梁及部分渠道、人饮工程、高低压输电线路、电讯设施不同程度损坏;宁陕县6座大桥及13座中小型桥梁发生裂缝,渔洞河水库大坝发生渗水;汉阴县城镇供水系统严重破坏,县城街道49处供水管道断裂;其他各县均有程度不同的灾害损失。
地震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快速反应,迅速部署全市防震减灾工作。12日下午3时20分,市委书记刘建明、市长方玮峰立即主持召开了市级领导紧急会议,对我市防震减灾工作作出明确指示。根据市级领导紧急会议精神,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郑光照随即主持召开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市地震办通报了震情,市长方玮峰传达了省视频紧急会议精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崔光华、副市长巨拴科对我市抗震救灾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紧急行动,全力做好抗震减灾工作。
一、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按照省政府要求,立即启动防震应急预案Ⅳ级响应。成立了市长方玮峰担任指挥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邹明,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郑光照,市委常委、军分区司令杨平社,副市长巨拴科为副指挥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迅速进入应急状态,各司其职地展开工作。同时明确由市委常委、副市长吴德珠负责市政府24小时带班工作,全市各级各部门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值班制度,各县区每小时向市政府报告一次情况。
二、加强灾情监测和预报。市地震办积极与省地震办联系,准确掌握情况,发布震情预告,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议。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和新闻办依照有关规定,按照统一口径、统一审核、准确及时、正面引导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分别通过手机短信、市政府网站、广播电台、市电视台和安康日报等新闻媒体播发震情通报和中、省、市各级抗震救灾工作部署和措施,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有效引导舆论,消除群众恐慌心理,切实提高公众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维护社会稳定。
三、全面开展应急处置工作。一是市委、市政府于12日当天下发了《关于高度重视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紧急通知》和《关于开展全市防震减灾工作大检查的通知》,13日市政府转发了《省政府关于切实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维护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生产秩序和社会稳定的紧急通知》。十县区和市直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通知要求,积极展开各项工作,切实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保证了抗震救灾工作顺利开展。特别是各个学校、医疗卫生单位及时果断采取措施,有效保证了学生、患者的安全。二是加强指导检查。市委、市政府成立了11个抗震救灾指导组,分别由崔光华、钟顺虎、郑光照、卢杰火、范从顺、陈安生、何少华、巨拴科、薛建兴、高怀德、张先德11名市级领导带队,相关部门为成员,分赴十县区检查指导防震减灾工作,重点抓好学校、医院、商场等公众聚集场所防范措施的落实,突出抓好桥梁、隧道、滑坡体、水库尤其是病险库塘、水电站、危房校舍、矿山的隐患排查。三是公安部门加强了治安巡逻和管理,确保良好社会秩序;供水、供电、通信等部门加强设施的检修维护、保证正常供应。
5月14日,市委召开常委会,听取了11个检查组汇报,安排部署了下一阶段工作。
目前,遇难群众善后工作已妥善处理。全市群众情绪稳定,生活生产秩序基本恢复正常,抗震救灾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展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