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平利 > 正文内容

    平利:巧借互联网“支点” 严明脱贫攻坚“规矩”

    作者:佚名 时间:2018-11-19 08:43 来源:平利县 字号: 打印

      脱贫攻坚成效核查位列全省十个优秀县之首!2018年8月20日,在陕西省新时代追赶超越暨脱贫攻坚半年工作点评推进视频会上,平利再次被通报表扬,这是该县脱贫攻坚工作第四次排在全省首位。光环之下,是无数党员干部的辛勤耕耘,更有一方纪检监察干部的不懈担当履职尽责。
      近年来,平利县纪委认真贯彻中省市纪委部署,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扫黑除恶、生态环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五项重要工作,持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尤其是独辟蹊径,巧借互联网"支点",运用先进的电子技术,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监督,精准聚焦脱贫攻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中国最美乡村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打开"监督终端"79个贫困村就在眼前

      “我们每天早上只需要坐在办公室,打开电脑,用鼠标点开全县79个贫困村的四支队伍签到信息,就能获知各村精准扶贫干部到村情况,这样就不用再安排督导组,经常性、不间断的往返于各村之间,大大提高了监督的效率!”面对笔者,平利县党风政风监督室干部王彦非常自信地说。
      经过详细了解,原来平利县纪委监委在脱贫攻坚长期的督导检查工作中探索出一条新的监督“路径”,在县纪委建立“监督终端”,全县各个乡镇的贫困村设置“监督分端”,每天各镇的“分端”信息同步传递到县纪委的终端,实现了坐在办公室里“远程监督”。利用“互联网+监督”,让平利县脱贫攻坚监督执纪“科技化”,全县脱贫攻坚队伍日常帮扶工作得以行之有效地推进。

      对标"终端"显示精准监督问责

      2018年9月6日,县纪委监委根据“监督终端”显示,团县委下派凤桥村第一书记陈剑桥、县档史局下派七里沟村驻村干部刘景星未在驻村工作岗位,且均未按规定履行请假手续。根据《平利县脱贫攻坚工作问责办法(试行)》有关规定,县纪委监委研究决定,对陈剑桥、刘景星驻村脱岗问题在全县予以通报批评,并责成二人分别向县纪委作出书面检查。
      “通过实行电子考勤管理,结合‘终端监督’显示结果,强化问责追责,让‘鞭子’能抽在虚的‘软肋’处,‘板子’能打在懒的‘受疼’点,‘刀子’能切到慢的‘顽疾’上;精准扶贫干部工作作风很快出现了‘虚到实、懒到勤、慢到快’的‘华丽’转身”。分管脱贫攻坚督导检查、明察暗访的县纪委监委分管常委、监委委员杜金字说:今年第二、第三季度,全县通过对5000多户贫困群众问卷调查,贫困户对帮扶干部的满意度达到99.5%以上,扶贫干部作风得到了群众的认可。老县东河村二组贫困户65岁的老大妈贺修珍风趣地说:“电子考勤实在好,推着干部往前跑,结对帮扶干实事,乐的我在梦里笑!”

      “终端监督”发力脱贫攻坚结“硕果”

      科技不光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平利县提升监督水平的“利器”。电子考勤管理实施以来,县镇纪检监察机关足不出户便可随机监督精准扶贫干部到村帮扶实况,有效提高了监督检查的效率,为抽出更多的人力物力精力,对标扶贫领域以及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查处提供支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推行电子考勤监督,不仅促进了精准扶贫干部工作作风明显好转,更重要的是助推全县精准扶贫迈出了高层次、高质量、高效率的坚实步伐。在2017年全省第二、第三季度脱贫攻坚季度考核中,平利县连续两个季度排名全省第一,省委领导在全省追赶超越第三季度点评暨脱贫攻坚推进视频会议上,明确讲到“平利县连续两个季度考核名列第一,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精准方略、绣花功夫,靠的是苦干实干、作风过硬,靠的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靠的是一以贯之、久久为功”。2018年6月,平利县被陕西省委省政府表彰为“2017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优秀单位”;2018年6月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电视扶贫行动《决不掉队》第二季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平利县作为地方代表应邀参加,县委书记郑小东做客央视作《决不掉队》代表发言。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平利县纪检监察队伍始终保持昂扬的战斗风姿,勇于监督、敢于监督、善于监督,高举惩恶扬善的利剑,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不被滥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邹亚康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