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清华大学三农论坛2019”在清华大学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以深化改革促乡村振兴”,汉阴县应邀参加。
此次论坛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聚焦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构建、政策制定、实践指导等领域,邀请全国人大常委、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陈锡文、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等相关领导和各界嘉宾,围绕“农村发展的新业态”、“改革探索”、“脱贫攻坚”等议题,共同探讨如何加快深化农村改革、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
汉阴代表在交流中说到:产业发展是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面对陕南地区农村土地细碎化程度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产品种类“多而杂、全而小”,主导产业不明晰等问题,汉阴通过“镇园产业联盟”模式和扶贫互助资金管理工作,着力解决产业扶贫中主体带动不足和经营资金匮乏的双重难题,探索出了一条小农经营与现代集约农业有机衔接的道路,显著提升了农户的增收能力和产业扶贫效果。2018年以来,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安康日报等省市主要媒体集中报道了汉阴县“镇园产业联盟”和扶贫互助资金管理工作的经验。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知名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多次到汉阴进行调研,相关研究成果被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三农”决策要参》采用,被副省长魏增军批示推广。
论坛主持点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王亚华教授高度称赞汉阴县“镇园产业联盟”和扶贫互助资金管理工作,认为该县通过“镇园产业联盟”模式,使政府回归平台作用、媒介作用、服务作用,探索出一条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和农村分散要素有效结合的产业发展道路,推动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通过扶贫互助资金对贫困村的全覆盖,形成了财政资金主导供给、村舍组织实施运行、农户联保互助监督、外部专业服务助力的运行机制,为农户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资金服务。两力相合,在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户脱贫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学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