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宁陕县政府办公室紧紧围绕全县大局,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目标,突出办文、办会、办事三个重点,有效发挥了参谋、协调、服务作用,确保了政府系统高效协调运转,为助推全县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政务服务精益求精。强化优质精品理念,以“压缩数量、提高质量”为原则,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切实提升文稿的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全年共编发《宁政通报》10期,筹办政府全体会等各类会议100余次,整理编印各类纪要57件,审核印发各类文件651件。以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和群众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为着力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先后调研撰写了旅游开发、现代农业、扶贫开发、城乡建设等方面的调研文章7篇,中省市发表3篇,为县政府领导决策提供了优质参谋服务。
督查督办有力有效。狠抓确定事项督办,实行“清单管理、办结销号”,对落实不力的进行通报。全年共印发督办通报41期、督办通知15份、督查通知单5份,对公开承诺事项进度缓慢的单位发出书面预警,对重点工作推进不力的4个单位进行了提醒谈话。组织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4件、市政协委员提案3件,重点任务公开承诺和县人大代表建议238件、县政协委员提案131件,办复率及登记满意率达100%。督查督办做法于2018年9月28日在《陕西督查》第5期进行了刊登交流。
政务公开不断深化。县政府网站功能不断完善,信息审核发布实现了制度化和规范化。全年累计发布新闻信息2005条,政务信息3913条,办理“县长信箱”信件118件,“市长信箱”信件31件,在政务微信和微博共发布信息833条。电子政务城域网和城区无线WiFi运转正常,为全县185名领导干部配备移动终端,全县85%以上公文实现系统内处理,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便民服务规范运行。继续深化“放管服”,确定了“最多跑一次”事项261项,零跑路事项38项。医疗保障“一站式”报销、免费邮政快递、暖心服务等惠民便民举措见实效,已累计全程代办各类事项251件,免费邮寄48次,免费刻制印章90套。全力落实“全程代办”政务服务模式,11个镇便民服务站运行规范有序。积极推动新型“互联网+政务服务”云平台建设,四级联动政务服务模式日趋完善,全年累计受理各类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88700件,办结88684件。
依法行政全面推进。积极推进“七五”普法工作,选派100余名行政执法人员参加上级专项法律业务培训,组织全县1000余名机关公务人员参加法律法规学习考试。强化规范性文件管理,依法保留37件,修订重发3件,废止7件。审查群众复议申请案件11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40件,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应急值守规范有序。严格执行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管理到位,认真做好突发事件处理和信息报送工作。全年新修订完善专项预案3个,组织开展了反恐、防震、消防、医疗救助等应急演练20余场次,办理县级以上领导批示件10余件,完善了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
后勤管理日趋精细。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办好机关廉政灶,加强机关大院安全保卫和环境卫生工作,规范车辆停放管理,筹措资金安装了车辆自动进出识别系统,实行24小时安保值班制度。认真组织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建立了全县公共机构名录库和用能台帐,开展了节能宣传周活动。县政府办公室被省政府办公厅评为全省2018年度公共机构节约能源工作先进单位。
信访工作扎实有效。全年化解信访积案8件、完成听证评议11件,办理中省市转交件127件,自主登记信访事项382件。组织县级党政领导视频接访71次,接访信访群众66批83人,现场解决信访事项26件,转办40件,引导分流涉法涉诉等信访事项26起;信访局接待信访群众106批153人,现场解决信访事项38件,各类信访事项及时受理、转送、交办率达到100%,按“五包”要求包挂信访事项23件,有力推动解决了一批重点疑难信访事项。共排查信访矛盾化解攻坚战信访事项17件,办结17件、息诉罢访16件。
精准扶贫成效明显。扎实开展了“倒查摸底、建档立卡回头看”“三查两对一统一”“两对两补”和定期入户宣讲政策等活动。先后落实脱贫资金202万元帮扶贫困户41户,新增香菇大棚17个、黄花菜种植5.2亩、猪苓114亩、中药材120亩、蜂300余箱,养牛41头、养羊40余只,在外地新开饭馆3个、农家乐1个。高桥村移民搬迁安置点建成后将解决高桥村43户贫困户住房问题。养殖业10户41人增收5万元。劳动力转移20户23人增收34.5万元,全年增收42.650万元,人均收入3207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