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灾害,面对本县公共设施、群众财产遭受3623.3万元的损失,石泉县广大干群团结一心、通力协作,发扬吃苦耐劳、敢于战斗的优良作风,一边奉献爱心、支援灾区,一边积极行动,展开自救,整个抗震救灾、减灾及灾后重建、发展工作井然有序开展。
快速反应,科学决策,沉着应对。灾情发生后,县委书记邹顺生迅即主持召开县级领导干部会和全县抗震救灾工作视频会议,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防震减灾Ⅳ级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视、广播、网站等媒体向社会发布震情通报,宣传防震自救知识;全体县级领导、部门负责人、乡村干部迅速赶赴一线、蹲守责任区域,开展查灾、救灾和防灾减灾宣传工作。在躲避余震期间,县上四大家领导分别到学校、医院、商场、车站等人员聚集场所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党员干部组成“党员服务队”,在乡村、社区、企业、学校帮助转移疏散人员,帮助搭建帐篷,帮助妥善安置群众;公安干警组成“治安巡逻队”上街、上路、入村、入户开展治安防范工作,为社会维稳提供了保障……全县上下保证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互帮互助,关心关爱,突显和谐。天灾无情人有情,大难大爱聚人心,为和衷共济、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搞好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作,县委、县政府、红十字会、慈善协会,工商个体协会、青年志愿者等通过印发通知、发放倡议书,号召机关干部、学校师生、个体经营户、企业老板及其它社会各界人士向灾区群众捐款捐物献爱心。一场参与人员多、自觉程度高、感人故事多的捐款活动在该县城乡持续进行着,为发扬舍己为人的精神,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重灾区,把汇聚的爱心献给重灾区,目前,全县已把捐献的77万现金、23万余元“特殊党费”和价值1.4万元的物资转捐给了四川汶川等重灾区。各乡镇党员干部互助组通过无偿提供砖瓦木材、义务帮工、赊借生活物资等让倒房户重住新家,感受到了幸福和温暖。部分危房户通过投亲靠友、临时租房居住、搭建简易帐篷等方式得到了暂时安置,部分危房拆除重建工作正在积极规划和筹建中。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致力发展。召开全县领导干部大会,对当前的抗震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同步进行了安排部署,对重点领域、重点工作、重点环节进行了重点突破,在农村工作中,大力发展蚕桑、畜牧等主导产业,加快了池河现代蚕桑示范区建设,加快月河石泉畜牧基地建设,突出抓好新农村建设,狠抓涉农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力度,达到富民为先、惠民为本。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狠促项目的落成、投产和达效。加快对燕子洞景区、中坝峡谷、后柳水乡等重点景区的建设,正式启动开展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活动,相关经济、项目部门通过调计划、强力量、抓进度,确保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和工作成绩支援灾区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