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建符合国家课程体系要求、顺应时代发展、切合学科特点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镇坪县紧抓春季开学季,全面实施学校课程开设备案审核制度,加强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为了完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在启动备案审核制度前,镇坪县组织开展了义务教育课程专项调研,广泛征求了学校和学科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理顺义务教育的课程建设,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全面贯彻一个中心思想,突出“保基础、有特色”两项基本原则。
贯彻一个中心思想。始终贯彻“义务教育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的中心思想,坚持国家课程为主体,地方课程为骨干,校本课程为补充的原则,做到国家课程必须不折不扣实施,地方和学校课程可以打通使用,建立互相依存、互为支撑的完整课程体系。建立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备案制度和课程实施监测机制,坚持实施学校巡课、教研部门视导、督导部门督查的课程监测制度,把“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作为学校规范办学最核心指标纳入学校年度综合目标考核范畴,把“按课表上课,不随意调课”作为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内容。
坚持两项基本原则。依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2001年)》的总体要求,把“小学一二年级每周26节课、三至六年级每周30节课,初中七至九年级每周34节课,义务教育阶段总课数9522节”作为课程开设的总体要求,把义务教育每学年39周的在校时间作为学期设置的重要依据,在学校课程设置上始终坚持“保基本、有特色”两项基本原则。把“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作为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要求,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建立具有地域标识、动态生长的课程体系”作为课程设置的最高追求,把《生态明珠,秦巴安康》作为地方教材,由县财政拨款统一购买供学校使用。结合德育体系建设,综合体育、美育改革要求,部分学校把经典诵读作为校本课程的组成部分,坚持把校本课程建设和社团活动、阳光体育运动、科普教育有效整合,每天开设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每周开展2课时的社团活动,每学期举办1次运动会,每学年举办1届艺术节和科技节。把综合实践活动与研学实践有机衔接,整合当地优质教育资源,多途径、多形式开展实践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