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市各级各部门正按照市委、市政府坚持“两手抓”的要求,加紧各项建设进度,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致使我市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截至5月28日下午6时,全市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0969.3万元。地震发生后,全市上下高度重视、快速反应、沉着应对,全面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全力支援四川重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当前,我市各项恢复重建工作正有力有序有效开展、生产生活秩序已基本恢复、抗震救灾已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当下,我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响应号召,扎实落实各项防范和救助措施,确保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秩序,加大隐患排查和治理力度,严防次生灾害发生,全力展开恢复重建。
围绕市上确定的66个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搞好环境保障,确保完成全年18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力争达到200亿元。市经济部门按照项目建设“五个一”工作机制,继续抓好市县区重点工业产业项目建设,力促加快进度,早日投产。为了更有力的抓好项目建设工作,市经委采取人人抓项目的措施,将21个重点工业项目、6个前期准备项目和培植壮大21户规模企业细化到科室、到人的办法,落实帮扶责任,确保众鑫30万吨生物柴油一期、旬阳尧柏、平利金龙、汉滨江华水泥项目、石泉天新捻丝、平利30万吨铅锌选矿、紫阳湘贵锰业二期扩能等项目今年建成。积极协调公路、交通部门,促进大型设备按期、安全运入,继续加强与铁路部门的衔接和协调,确保生产生活用煤、矿产品、载能产品等大宗工业品运输,拉动全市电力工业多发满供。
对于未受地震影响的企业,我市经济部门督促其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力争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对因灾受损停产的企业,具备安全条件的要迅速恢复运行,开足马力生产,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一时不能恢复生产的,要求企业及时制定恢复生产计划,积极做好生产准备,尽早恢复正常生产秩序,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结合灾后恢复重建、扶贫重点村建设和移民搬迁,扶贫部门正着力解决灾民建房,6月2日,市扶贫办已经落实了7000户安居工程任务,将受灾群众作为重点优先安置。同时以扶贫贴息贷款为依托,继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继续加快推进102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580余个扶贫重点村建设和131个特困村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市交通、建设部门积极行动,克服地震对基础设施带来的影响,迅速恢复损毁路段,清理边坡滑塌,修复受损桥梁,加大力度实施通乡油路工程和通村公路建设,确保境内高速公路、铁路复线建设顺利推进,力保全面完成300公里通乡油路和3000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任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