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2018年 > 正文内容

安康市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索引号 719776475-GK-2019-166899 发布日期 2019-03-15 15:27
来源 本站原创
内容概述 安康市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字体: 分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陕西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公共资源配置、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8〕31号)有关要求,由安康市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完成本报告。报告全文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与附表等6个部分组成。报告中的数据统计时限自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本年报电子版在安康市人民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上公布并提供下载。如对本年报有任何疑问,请与安康市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地址:安康市育才路113号,邮编:725000,电话:0915-3219990,电子邮箱:xxgk@ankang.gov.cn)。
  一、概述 
  2018年,安康市进一步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主动做好政策解读,积极扩大公众参与,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强公开解读回应工作,以信息公开推动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助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加大重点领域公开力度。以市委办、市政府办名义下发《各县区和市直部门、中省驻安单位 2018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将推进“五公开”工作列入法制建设指标项目。制定印发《关于做好三大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定期检查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并在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中公布,接受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监督。同时,把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政务公开工作绩效考核范围,加大考核力度,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推动工作有效开展。2018 年市政府网站发布“五公开”信息 297 条,其中决策公开 134 条,执行公开 67条,管理公开 32 条,服务公开 14 条,结果公开 50 条。
  (二)推进网上办事服务公开。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公共服务为目标,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各县区各部门政务服务平台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建设和互联互通,形成全市政务服务“一张网”。通过市政务服务平台,市级向公众提供142 项“马上办”、810项“网上办”、58 项“就近办”、456项“一次办”事项服务;县区提供了3088 项“马上办”、6770项“网上办”、2167 项“就近办”、8468 项“一次办”事项服务。
  (三)推进政务公开平台建设。全市政府网站建设管理富有成效,网站的开设、下线、备案、名称、域名、徽标、宣传语、使用地图、页面布局、栏目设置、信息发布、集约建设规范水平稳步提升,全市60家政府网站连续11个季度顺利通过国办每季度一次的专项检查。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政府公报政务新媒体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 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印发了《关于创办安康市人民政府公报的通知》,明确组织机构,规范刊载范围,提出工作要求,首期安康市政府公报(试行刊)于2018年11月完成编发。
  (四)不断拓展公开渠道。市政府网站搭建统一的互动交流平台,通过多种途径听取民意、了解民愿、汇聚民智,积极回应关切、引导舆论。2018年“市长信箱”共受理有效信件4817件,已办结4718件,办结率97.9%。根据国办《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要求,整合各类政务热线电话,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于8月30日正式对外运营,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受理、按责转办、限时办结。组织开展寒假、暑假两批次共计 1200 余人的大学生走进市、县(区)政府机关见习活动。召开市级新闻发布会 18 场,对于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及时、全面、准确地传递政府信息,解疑释惑。同时,充分发挥政务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媒体优势,多形式推进信息公开,拓宽了群众参政议政渠道。
  (五)推进公开的规范化制度化。根据中省部署,我市共3个县(区)被列为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县区,其中,紫阳县为国家级试点县,汉阴、高新区为省级试点县(区)。紫阳结合实际开创了“12345”工作法,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高新区积极推进门户网站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建设,将公开事项通过门户网站集中、统一、规范对外发布,荣获国家网信办“2017年度中国政务网站优秀奖”。汉阴县从用户视角出发梳理政务公开基础事项清单,形成各部门之间的政务信息资源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信息共享模式,最终形成多形态、可定位、便管理的政务信息资源库。
  (六)开展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工作。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绩效评估指标的通知》(陕政办发〔2018〕46号)文件精神,及时组织相关县区、市级部门召开整改工作部署会议,夯实责任单位整改任务,确保及时整改到位。同时,制定发布市对县区、市级部门2018年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指标,聘请第三方测评公司进行绩效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本年度政务公开目标责任考核重要依据。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 
  2018年,我市各级政府及政府工作部门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10845条。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55件。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形式

  2018年,通过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126条、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78007条、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6181条、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10395条、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21842条。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情况
  (一)受理申请情况
  2018年,我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52件。其中:当面申请3件,占2%;网络申请139件,占91.4%;信函申请10件,占6.6%。申请量居前的事项有:土地征用与补偿、房屋征迁与补偿安置、城市规划建设、建设项目立项审批、项目环保审批、行政执法等。



  (二)申请办理情况 
  2018年,全市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55件,答复155件。其中,已主动公开36件,占23.7%;同意公开65件,占42.8%;部分公开4件,占2.6%;不予公开3件,占2%;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29件,占19.1%;申请信息不存在2件占1.3%;告知更改补充3件,占2%;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10件,占6.6%。
  四、依申请收费及减免情况
  全市各依申请公开单位未收取提供政府信息的复印、递送等费用。
  五、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
  2018年,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申请1件,涉及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案件1件,结果均为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六、存在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8年,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公开规范性不够、公开深度不够、工作落实力度不够等问题,下一步将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是进一步深化主动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持续全面推进政府信息“五公开”, 以公开促进依法行政和政策落地见效,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二是加强政务公开培训工作。借鉴其他地区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组织进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题培训活动,重点就工作方法、意识形态、政策解读等方面邀请专家进行宣讲辅导。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注重精细化、可操作性,务求公开实效,让群众看得到、听得懂、能监督。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新闻媒体为载体,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扩大公众参与,促进政府有效施政。

安康市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统 计 指 标

单位

统计数

一、主动公开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
        
(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110845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55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55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126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78007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6181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10395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21842

二、回应解读情况

-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
       
(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402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42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36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56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23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693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587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392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

  (一)收到申请数

152

     1.当面申请数

3

     2.传真申请数

0

     3.网络申请数

139

     4.信函申请数

10

  (二)申请办结数

152

     1.按时办结数

146

     2.延期办结数

6

  (三)申请答复数

155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36

     2.同意公开答复数

65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4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6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1

          涉及商业秘密

0

          涉及个人隐私

0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3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2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0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29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2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3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10

四、行政复议数量

1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1

  (二)被依法纠错数

0

  (三)其他情形数

0

五、行政诉讼数量

1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1

  (二)被依法纠错数

0

  (三)其他情形数

0

六、举报投诉数量

0

七、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万元

0

八、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35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574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142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数)

26

   2.兼职人员数

121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万元

115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92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87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人次

395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