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扶贫信息 > 正文内容

    石泉扶贫扶志激励约束六项机制助力脱贫攻坚

    索引号 719776475-GK-2019-166979 发布日期 2019-03-19 08:20
    来源 石泉县
    内容概述 石泉扶贫扶志激励约束六项机制助力脱贫攻坚
    【字体: 分享:

      为扎实开展扶贫扶志,补齐贫困群众“精神短板”,切实解决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内生动力不足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石泉县围绕贫困群众中的“等靠要”、“缠闹访”、好吃懒做、不敬不孝、争贫赖贫等现象,建立健全约束管理、精准识别、道德评议、典型选树、违法查处、教育引导六项机制。
      一是建立村规民约约束管理机制。各村(社区)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的方式,广泛征集民意,围绕乡风文明建设、遵纪守法、环境治理等方面细化村规民约内容,让村民知道要干什么、怎么干,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违反了村规民约如何惩戒。重点针对铺张浪费、大操大办、游手好闲、等靠要闹、忤逆不孝、无事生非等行为,制定切实可行、务实管用的举措,让村规民约成为村民必须遵守的一种契约,促进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助推乡风文明。二是建立扶志对象精准识别机制。依据村规民约,精准界定“扶志”对象,将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正常思维但不愿劳动、不学技术、不思上进、不尽孝道、不听劝教、游手好闲、打牌赌博、等靠要闹、懒贫赖贫的贫困人口,纳入到“扶志”管理范畴,各镇、村建立脱贫攻坚扶志工作库,采取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帮扶。扶志工作库每季度更新一次,实行动态管理,分类施策,专人帮包,适时销号。三是建立专项道德评议工作机制。各村(社区)每季度召开道德评议会,将扶志工作库里的人员纳入道德评议对象,进行重点评议,安排专人帮包转化,并给予三个月的改正期。期满后再次评议,教育转化效果明显的,由村道德评议会申报,驻村工作队审核,报镇政府审批,退出扶志工作库;改正效果差,再次进入黑名单的,取消该户的爱心积分、评优树模资格。涉及失信问题的,由各镇推送到县信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金融、通信、水利、供电、交通、经贸、市场监管等部门实施联合惩戒。四是建立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机制。各镇以“弘新风美德·树千名标兵”活动为载体,以村(社区)为单位,组织评选一批“致富能手”“孝子孝媳”“诚信村民”“十星级文明户”“脱贫励志示范户”“自强标兵”等先进典型,各镇利用三八、五一、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日,对村(社区)评选出来的先进典型进行一次集中表彰,并在村民大会上开展先进典型的事迹宣讲、现身说法等活动,在全社会弘扬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新风正气。五是建立违法行为快速查处机制。各职能部门严守政策底线,履行监管职责,严肃查处脱贫攻坚过程中恶意分户造成老人无人赡养、谎报项目套取补助、黑恶势力操纵贫困户要挟政府等违法行为,一经查实,快速处理,并将典型案例在全县范围内及时通报曝光,让投机分子无机可乘,让不劳而获者无处遁形。六是建立扶贫扶志长效教育机制。坚持“谁扶贫、谁扶志”的原则,夯实各帮扶部门、镇、村、扶贫工作队的扶志工作责任,做到扶志工作点对点、面对面、实打实。各镇根据不同的扶志对象,开设扶志工作专班,有针对性地开展“扶志”教育,要从思想上引导、政策上把关、技能上培训、产业上指导、情感上交流,消除群众误解,摒弃不良习俗,培养脱贫底气,激发脱贫锐气,树立脱贫信心,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内生动力,主动发展生产,实现脱贫致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邹亚康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