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部门动态 > 正文内容

    心怀感恩:安康演绎人间真情

    作者:梁伟 杨雁斌 程伟 苏同敏 时间:2008-06-13 10:16 来源:陕西日报 字号: 打印

    5月29日,安康市中心医院医护人员精心护理来安康治疗的四川绵竹地震伤员。(母家亮摄)

    这只是在安康市许多抗震救灾捐款箱前发生的普普通通的一幕:
    5月15日,紫阳县一位老人手里攥着揉得皱皱巴巴的100元钱,来到县委捐款箱前,打问他能否在这里捐钱。县上工作人员说:“爱心不分干部群众,你可以在这里捐!”
    老人叫钱志贵,是一个企业的退休职工,退休金只有几百元钱。他自己身患糖尿病,常年吃药,妻子还没有职业,无任何收入,并且两个孩子都在上大学,学费很高。他说,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以前我们安康遭受灾害,特别是紫阳“7·13”洪涝泥石流灾害后,全国人民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我们渡过了难关。
    据紫阳县委一名负责同志介绍,像这样感人的场面,在向灾区捐款中多不胜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几年前的洪水泥石流灾害中,得到全国全省人民大力支持的紫阳群众,面对四川和我省发生的地震灾害,慷慨解囊,踊跃捐款。尽管他们目前自己的日子还不宽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3日,全县捐款累计达到125万元,其中特殊党费3.6万元。

    无私援助,安康没齿难忘

    饱受水患灾害的安康人民,在每每遇到重大自然灾害的时候,总是受到全国人民的大力援助。
    正是有了这样的无私援助,顽强不屈的安康人民才在一次次的重大自然灾害之后,又一次次的顽强地站起来。
    最突出的,也令安康人刻骨铭心的是,2000年7月13日的紫阳洪涝泥石流灾害,就牵动了全国、全省无数人的心。
    灾害发生之后,各地迅速掀起了援助安康灾区的热潮。一笔笔捐款源源不断汇到安康,一批批救灾物资络绎不绝运抵灾区,让受灾群众感受到巨大的温暖,增强了他们战胜灾难、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江苏省金坛市和紫阳是对口扶贫的县市,紫阳遭灾后,该市紧急动员群众捐助50万元支援紫阳人民开展生产自救。同时,还专程发来慰问电,表示深切慰问。
    吴家贤是在武汉经营陶瓷建材的个体户,因多次为灾区捐赠款物,特别是1998年在九江、益阳替远在西藏当兵的儿子抗洪抢险,被部队誉为“爱心大叔”。2000年7月17日,他通过省民政厅给紫阳人民汇去1万元后,又于当天坐火车专程赶到安康,又捐上了1.5万元。
    一位叫王勇的先生看到安康遭受特大灾害后,专程来到安康,找到有关部门,打开他贴身的提包,从里边掏出了整捆整捆的20万元现金,现场捐赠。捐完款,王先生连脚都没歇,当即又赶回西安去了。留下的,是他对安康人民的一片真情厚意。
    香港乐施会从媒体上获知紫阳灾情后,经委托其在陕项目合作伙伴考察后,紧急向灾区提供价值41.6万元的粮食援助,解了紫阳受灾群众的燃眉之急。
    仅仅半个多月的时间,全国各地以各种方式向紫阳的捐款,其中现金170万元,粮食、帐篷、碗筷、衣被等物资折价就达600万元。凭着这些援助,很快,紫阳县群众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置,恢复重建工作迅速展开。
    不仅仅是紫阳,在安康发生的历次灾害中,都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也为安康人民战胜自然灾害增添了强大动力。当汶川地震的消息,通过各种媒体传到安康的时候,安康人同时也行动了。

    积极救援,为灾区竭尽全力

    5月28日晚,安康市中心医院迎来了第一位来自四川省绵竹市地震灾区的1名危重伤员。他叫刘体成,是一位63岁的孤寡老人,地震中房屋倒塌导致他左侧3根肋骨骨折。按照卫生部统一安排,本由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送往徐州市进行救治,但由于病人胸腔严重积液,导致严重心脏衰竭和肝肾功能不全,情况十分危急,临时决定就近在安康市中心医院进行救治。
    此前,市中心医院已腾出300间爱心病房,专门收治四川地震伤病员。近40间病房均装配了空调、暖水壶等日常用品。为了圆满完成此次收治伤病员的任务,该院专门启动了应急预案,不但从全院抽调了包括12名医生、30名护士在内的精兵强将,并配置了10台生命监测仪,还专门请来了川菜大师傅,希望能让伤病员感到像在家里一样。
    同时,市上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赈灾募捐和义务献血等爱心活动,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支援灾区,无条件地接受并全力救治转送至安康的重灾区伤病人员,组织三批安康市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队奔赴四川灾区,开展救援。
    5月21日凌晨,首批200多名四川地震伤员专列途径安康火车站运往西安治疗,安康火车站接到命令后,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四川伤病员转院救治工作顺利进展。在列车进路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一方面根据路局客调计划,及时调整列车进路,将伤员运送专列按照列车编组有效接入固定股道固定位置,确保途经伤员专列辆辆上满水。另一方面,根据安康接受200名伤员救治计划,制定伤员专列接入站台和现场分诊转送救护工作流程,并组建党员青年志愿者,协助地方医务工作人员运输伤员,确保伤员安全、准确无误地送上救护车。
    廖淑珍,四川绵竹市广济镇人,地震后无家可归。她带着侄儿侄女五口人,去甘肃寻找外出打工的丈夫,乘坐T126次列车在安康火车站中转。由于5岁小侄女终于忍受不住饥饿哇哇大哭起来,此时正在候车大厅巡视的车站党总支书记胡宝明、站长昝汉杰等得知廖淑珍及4个小孩来自灾区及家庭遇灾情况后,立即与客运值班员刘玺文为其购买火腿肠和方便面充饥,并联系安康市救助站驻火车站办事人员,为其购买了5张车票,交代当班客运员重点照顾,确保廖淑珍5人在K542次严重超员的情况下能够顺利上车出行。
    宝成线109隧道目前尚不能通客车,所有客车都迂回襄渝线经安康进出灾区。对于大量的迂回列车,安康站党政领导24小时轮流值班,加强运输信息监控,组织和调度得力人员补充上水一线,确保客车伤病员专列上满水。
    截至目前,安康火车站每日接送救灾专列150多对,累计已达1150多对,为抗震救灾作出了重要贡献。

    踊跃捐款,传递拳拳爱心

    安康也是地震波及的灾区之一。全市4人死亡,6人受伤,83个乡镇、396个村、近10万人受灾,倒塌房屋3051间,形成危房4.7万间,引发次生灾害险情11处,7座水库因灾导致坝体出现险情,直接经济损失1亿多元。
    尽管他们自己也受了灾,但他们觉得,与四川和我省的汉中灾区相比,安康相对轻了许多。因此,安康人民对重灾区群众的牵挂一分也没有少,他们纷纷掏出一颗颗感恩的心,尽最大能力,踊跃地向重灾区捐款捐物,献上自己的一份心意,表达来自安康的爱心。
    刘建明,安康市委书记,02、03年安康6•9、8•29洪灾时任常务副市长。当时,他一直在一线指挥抗灾和生产自救,亲历了全国各地救援物资源源不断运到灾区的情景,至今仍记忆犹新。他说,安康每次受灾,都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物资援助。虽然安康受到地震影响,造成损失,但安康仍然要克服困难,尽最大力量支援灾区。
    5月15日下午,146家市直机关和中省驻安单位干部职工汇聚一起,现场向地震灾区捐款112万元。市领导带头捐款,并倡议、动员广大群众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奉献一片爱心,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
    在市上领导的倡议下,捐助点前人们当即排起长龙,争相捐助,现场涌动片片真情。此外,该市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赈灾募捐和义务献血等爱心活动。在募捐活动中,有两鬓斑白的花甲老人、满面红颜的儿童、生活拮据的下岗职工、慷慨解囊的个体老板,大家不约而同地汇向同一个地点。那一个个真挚的眼神,传递着同一个信念;汇聚的一张张钱币,留下了同样的爱心印记。
    爱心不断传递,感恩没有停止。截至5月30日,安康市已累计募捐1462万元,其中市民政局219万元,市慈善协会109.6万元,市县红十字会292.64万元,10县区共计841万元。全市13万名党员缴纳特殊党费的爱心洪流,正在全市各地迅速涌动。安康市委、市政府决定,该市募捐的资金将全部捐给四川、甘肃和本省的重灾区,以充分表达安康人民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厚谊。目前,安康已向灾区捐资893.7万元,第二批捐资正在归集当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dmin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