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我市着眼于科学发展、突破发展的需要,认真贯彻中省要求,采取得力措施,大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各级高度重视,将后备干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市委高度重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坚持把建设高素质的后备干部队伍作为干部工作的源头和基础工作来抓。市委组织部进一步完善了全市后备干部队伍选拔、培养、管理、使用工作机制,坚持将后备干部工作纳入党建组织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创先争优的重要内容。各县区、市直各部门党委(党组)都按要求制定了后备干部工作计划,落实了目标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有人抓的良好工作格局,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灵活培训方式,努力提高后备干部的理论素养。制定周密计划,灵活方式方法,加强教育培训。一是加强党性党风教育。组织后备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教育他们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二是以党干校为主要阵地,广泛深入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活动,2003年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以来,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412次,所有后备干部至少轮训两次以上。三是选派到发达地区和国(境)外考察培训。学习外地先进理念和现代管理知识,培养干部的战略思维,增强改革创新意识。2003年以来,全市先后选派1300名后备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培训,派出400余名后备干部到北美、西欧、港澳等国(境)外考察学习。
强化实践锻炼,不断丰富后备干部的实践经验。通过轮岗交流、参加中心工作工作、异地挂职、上挂下派等形式,组织进行实践锻炼。特别是2004年以来,采取个人报名、单位推荐、组织审定相结合的方式,先后选派了两批共85名近期可提拔、有发展潜力的副县级后备干部到全市主导产业、重点建设项目、重点改制企业、纪检信访等困难矛盾大、工作任务重和群众意见大的地方进行锻炼,从基层选拔150余名后备干部到市级机关跟班学习,抽出1000余名后备干部脱产专职从事畜牧产业发展,抽调300余名后备干部到非公有制企业帮助工作,市、县(区)派出近2000名后备干部到乡镇、村组抓主导产业,达到了提高后备干部素质、促进重点难点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树立正确用人导向的预期目的。
严格选拔管理,确保后备干部队伍的整体质量。对党政后备干部人选的资格和条件严格把关,坚持走群众路线,先经过民主推荐确定建议人选,在全面考察建议人选德、能、勤、绩、廉表现情况的基础上,党政班子副职后备干部人选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别由市、县区组织部门认定,党政班子正职后备干部人选分别由市、县区常委会研究认定。对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人才,及时补充进后备干部队伍,始终使后备干部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
积极创造条件,开辟后备干部成长的绿色通道。积极为后备干部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供保障。一是严格领导干部退休制和任期制,对任职期满领导干部,及时改任非领导职务,为后备干部的成长和进步腾“位子”。二是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机制,促使优者上、平者让、劣者下,为更多的优秀后备干部的成长进步提供先决条件。三是抓住班子换届、机构改革等机遇,严格控制班子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在届中调整时,坚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使用优秀年轻后备干部,使班子的年龄结构进一步改善。四是大力推行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制度,实现干部选拔由“相马”机制到“赛马”机制的转变。2003年以来,市、县区部门中层干部调整补缺一律实行竞争上岗,全市共组织领导干部公开选拔31次,组织后备干部实践锻炼23次,5000余名后备干部报名参与,通过“赛场选马”、“阳光选人”共有210名后备干部通过公开选拔、225名后备干部通过实践锻炼脱颖而出,走上领导岗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