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茶香平利,如诗如画。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作为“中国十佳最美乡村”和“新时代·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平利县,在乡村振兴路上越来越好,向着美好生活目标奋进。
“两山”理论,引领乡村振兴
走进平利,映入眼帘的是“碧水蓝天马头墙、翠竹绿树映茶山”迷人风光。望着湛蓝天空,飘移白云,绿水青山,宁静茶园,每个初来乍到者感觉仿佛进入了仙境。
平利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动摇,不断用绿色发展的成效坚定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始终保持用绿色发展的理念引领乡村振兴。平利乡村振兴,可追溯2003年,从那时开始平利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建设“陕西最美乡村”;整体推进于2005年至2010年,建设“西北最美乡村”;全面振兴于2011年至今,奋力建设“中国最美乡村”。
龙头村的变迁,就是平利乡村振兴的缩影。2003年,平利在城关镇龙头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实施生态环境、特色民居、观光农业、基础设施和基层组织建设“五大工程”,制定了“八个一、八个有”的建设标准,率先在陕西形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平利雏形。这里迅速兴起了农耕文化园、茶香观光园,建成了民俗客栈。龙头村也因此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荣誉。
平利县以龙头村为样本,坚持把保护天蓝地绿水净村美的自然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底色,强力推进“增绿、护水、治污、防霾”工程,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平利对外最响亮的特色名片。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战略部署,平利县紧跟中央部署,在“八个一、八个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制定了8大类72项量化指标,形成了《平利县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倾力打造生活美、生态美、产业美、城乡美、风尚美“五美平利”蓝图。2012年,平利县跻身“中国十佳最美乡村”。2016年,平利县的美丽乡村标准,被确定为陕西省“美丽乡村”建设地方标准。2019年1月13日,在北京举行的新时代·文旅融合国际峰会暨“2018锦绣中国”榜单发布盛典上,平利县被授予“新时代·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荣誉称号。
绿色发展,融入振兴脱贫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平利县紧跟中央部署,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产业振兴快富脱贫中,创新探索管用有效脱贫新路径。
小茶叶,大产业。平利县种茶始于唐代,盛于明清,享有“贡茶之乡”的美誉。平利县二十年持续打造一个富民茶饮产业,建成中国名茶之乡。“平利女娲茶”取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平利绞股蓝”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认证和“中国驰名商标”称号,“世界最早的茶——秦汉古茶”成为“丝路瑰宝”。如今,平利县女娲茶区域品牌价值评价结果为28.07亿元。茶饮产业早已成为平利县实施精准扶贫的有效措施,形成了大厂带小厂、小厂连农户的产业链条。平利县绿茶和绞股蓝种植面积超过20万亩,发展新型经营主体200多家,一大批群众因茶告别贫困富裕起来。因茶脱贫,因茶而富,这在平利农村已成常态。
小工厂,大就业。平利发展新社区工厂,从单纯农民就业到成为“就业扶贫大产业”,为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蹚出一条新路。在落实省委、省政府陕南移民搬迁决策部署过程中,平利县把“挪穷窝、挖穷根、避险情”与“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同步思考、一体谋划,制定了“一城十镇百社区百工厂”的发展规划,探索了“总部在园区、工厂在社区、车间进村庄”的发展模式。2017年,平利新社区工厂成为全国精准扶贫十佳典型案例和十大经典改革案例。2018年,平利成为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暖心工程·社区工厂就业扶贫”公益项目试点县、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新社区工厂”的平利模式,随着新时代而生,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而壮大,走出陕西,闻名全国。
小电商,大世界。平利是中国绞股蓝原产地,“平利绞股蓝”具有“世界只有中国有,中国只有平利有”的特质,这让“平利绞股蓝”成为网上爆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无公害、绿色、富硒更是平利特产最大卖点。平利让“最美乡村”亮相电子商务主战场,通过发展电商,让“小产业”对接“大市场”,让千家万户受惠大市场,让小生产聚成大产业,让群众稳定的因产业而脱贫而致富。三年时间,平利电子商务联盟协会发展会员企业110家,发展网店796家,开发绿色农产品270多款,一批极具本地特色农产品纷纷冠以“腊肉王子”、“香香公主”、“绞股蓝妹妹”成为平利电商的代言和网红,为平利绞股蓝、女娲茶等特产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平利也因此夺得了“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称号。
美好生活,彰显振兴脱贫正能量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美好生活,美好平利人,处处彰显着正能量。
3月19日,汪德斌见义勇为,纵身一跃救儿童。中省市媒体纷纷报道平利县汪德斌救人故事,救人英雄瞬间刷爆朋友圈,成为“最美老师”代言人。汪德斌入选2019年《陕西好人榜》。
平利县以“厚德陕西·弘德安康·德润平利”为指引,以“党建+新民风”,推进道德评议、移风易俗、文化传播、文明创建、诚信建设、依法治理“六大活动”,创新“一牌一队一堂一超市”“智志双扶”新模式,推动“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由“一处美”“一片美”向“处处美”蔓延,实现示范镇村全覆盖。
平利用好“一个新民风标识牌”,让核心价值观“实”起来。平利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美丽乡村·文明家园”中落地生根,设计传统中国结形状的“新民风建设标识牌”,涵盖“十星级文户”“文明家庭”“自强标兵”“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安家庭户、脱贫光荣户等内容,统一制作悬挂于农户门口。平利新民风建设标识牌已覆盖48个示范村,8000余农户。平利在“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中,先后产生道德模范、身边好人45人。其中中国好人4人,陕西好人8人,省级道德模范2人。
平利建好“一支新时代宣传队”,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平利县以“新时代宣传队”为载体,在全县推选德高望重、带头发展、服务相邻、孝善齐家的“新乡贤”,分别组建新时代农民宣传队、新时代五老宣传队、新时代青年宣传队和新时代巾帼宣传队,探索文明新风宣讲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模式。通过“小故事讲述大道理”,让群众从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身边典型中感悟正能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探索‘理论+’基层宣讲新模式”荣获2018年度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竞赛一等奖。
平利县办好“一个民风积分超市”,让脱贫志气“树”起来。平利智、志双扶,帮助群众转观念、长志气、提精神,激发脱贫户内生动力,推动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同步,全面推行“民风积分爱心超市”扶志扶贫模式。这种模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民风移风易俗纳入“一约四会”、道德评议、善行义举榜和村规民约中,确定了“六有二十四条”积分标准,结合道德评议,每季度或半年开展一次民风积分评议兑换日常生活用品,得分60分以下排名最后三户在“曝光台”曝光,落实专人帮教。目前,全县民风积分爱心超市已在79个贫困村实现全覆盖,有效提振群众勤劳致富的精气神。
平利县“民风积分爱心超市”被中央广播电视台大型电视扶贫行动《决不掉队》栏目组采访拍摄,录入到《决不掉队》第二季第十集《平利故事·大草甸的小村庄》中。2019年1月3日,在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CCTV-12)首播,精彩解读平利脱贫攻坚密码,展现平利人民对美好生活奋斗的历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