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汉滨 > 正文内容

    汉滨区改进干部选任机制

    作者:方贤超 朱卫东 时间:2008-07-16 08:30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去年10月以来,汉滨区的决策层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酝酿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汉滨作为陕西省人口大区,干部人数多,关系错综复杂,在干部提拔问题上,队伍排得很长,安排压力很重,往往连一个副科岗位都会招来各方说情。
    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让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他们力破陈规,大胆探索……

    初始提名:扩大范围 分权制之

    2007年10月,因为换届等原因,区计划、人事等9个部门正职出缺,拉动了19个部门正职调整。这些职位,大多是关乎全区发展的要害部门。对这次干部选拔配备,区委痛下决心,改变过去先划小圈圈内定的做法,区委事先不定范围,主要领导事先不提倾向性意见,以民主提名为准。一方面,区委组成10个考察组,到区直部门对班子进行全额定向推荐,另一方面,区委书记、区长、专职副书记和组织部长分别征求区委、区政府班子成员和人大、政协主要领导的意见并填写初始提名推荐表,组织部门将推荐表进行统计后,按得票高低依次排列成名单提交常委会讨论、全委会票决。
    11月8日晚,推荐票数统计出来,有18名票数集中的干部入围,而区交通局长一职却推出两个人选,且他们得票相近,能力相当。在区委书记、区长、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碰头讨论后,9日早上8点,区委召开常委会,决定了向全委会提名的干部名单,同时决定在交通局的提名人选问题上按得票多少确定。为防止跑风漏气,常委会一结束就立即召开全委会,30名委员在不知道会议内容的情况下听取了岗位空缺情况、提名过程、干部简历和考察情况介绍,当场投票、当场唱票。最终区委常委会提名的19个人选全部高票通过。
    区委书记龚光喜说,通过进一步扩大干部初始提名权,在堵死跑风漏气、跑官拉票路子的同时,真正能把有本事、能干事、干实事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

    年轻干部:火线练兵 一线选拔

    在干部任用流程上实行民主推荐--常委会提名--全委会票决之后,区委又把“火线练兵,一线选拔”作为选任干部的重要环节。
    不久前,汉滨区经贸局干部董昭来到原安康制鞋厂,和厂里负责人及部分职工一起,商议鞋厂转制后职工安置遗留问题;与此同时,区政协干部吕伟、区财政局干部王凌云则坐在区信访局接待室,热情耐心地接待五里镇江店村7组村民李增存反映与邻居宅基地的纠纷问题…… 和他们一样,全区20名拟提拔的优秀年轻干部,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分别来到信访部门、重点项目和规模企业等一线岗位,进行为期3个月的锻炼考察。
    在锻炼过程中,严格实行一人一案包案制、信访接待坐班制、重点项目包抓制等制度。锻炼期满,经过严格考核、考试和考察,合格者才予提拔使用,不合格的坚决不用。

    公开选拔:创新方式 阳光透明

    在汉滨区,往往新任一批干部之后,总会有一些没有达到目的的个人找组织部长诉苦,部长的应对之策就是关上手机,或者借口下乡、出差躲上几天。而这半年时间,专门为此来找组织部长诉苦的少了很多。
    今年初,区委从部门和三个办事处公开选拔2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重点乡镇挂职,坚持阳光作业,实行“四项公开”,即报考职位和资格条件公开,资格审查结果公开,公选方法和程序公开,考试成绩公开,并从公安、纪检监察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监督组,对其实行全程监督,确保了公选的公正公平。
    他们规定,在用人范围上,区直部门党政机关不仅在职在编干部能报考,在编工勤人员也能报考;在考评办法上,构建以笔试、面试和综合分析测试量化考评为主的考评体系,按笔试、面试、综合分析测试成绩4:3:3的比例综合成绩。笔试环节以1:3比例,依次确定60名面试人选,面试和综合分析测试结束后,再以1:2的比例,依次确定40名考察对象,其中前20名为直接考察对象,后20名为差额考察对象;在任用程序上,结合乡镇领导班子结构要求,按综合成绩“对号入座”,按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研究后,先到乡镇享受副科级待遇挂职锻炼一年,经考察合格的正式任命,不合格的返回原单位并取消副科级待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dkp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