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探索干部培养、选任、监督的新方法,宁陕县按照十七大提出的“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八字方针,不断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力度,积极探索实践干部培养、选任、监督的新机制,按照“着力培养、择优选任、加强监督”的原则,先后制定出台了后备干部培养管理“六个一”制度,科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六项制度和干部监督六项制度(简称“三个六”制度),为宁陕突破发展培养、选拔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进一步转变了干部作风,营造了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一致好评。
一、培养后干,“六个一”制度夯基础
没有一支素质过硬的优秀的后备干部队伍,选拔任用优秀干部就是一句空话。为了改变过去重使用、轻培养的干部管理使用模式,宁陕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后备干部培养管理“六个一”制度,加强了对后备干部的锻炼和培养。“六个一”即:“一考”,对后备干部每年进行一次理论知识考试,督促后备干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一文”,要求每名后备干部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一篇文章,以提高后备干部的写作能力;“一课”,每名后备干部精讲一堂课或主持一次会议,锻炼后备干部的语言表达能力;“一事”,为基层困难群众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增强后备干部的群众观念和群众工作本领;“一炼”,把后备干部有目地的选派到重点项目、新农村建设、居民改造、特困村包帮等岗位进行实践锻炼,促进后备干部的成长;“一进退”,对后备干部队伍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进出各十分之一,优胜劣汰。通过“六个一”制度的实施,后备干部的工作经验得到了丰富,服务意识明显增强,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为选拔任用优秀干部夯实了基础。
二、择优选任,六项制度显公信
为了着力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宁陕县打破常规,改革创新,出台了《初始提名署名制度》、《平级调整票选制度》、《提拔任用票决制度》、《公示存疑复议制度》、《测考后位转任制度》、《突出贡献奖励制度》六项制度。除《突出贡献奖励制度》两年一评,尚待落实外,其他五项制度,都在2007年县级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和2008年3月的两次集中干部调配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执行。先后有77名干部参加县委常委会(全委会)票决,18名干部在票决中被淘汰,1名平级调整干部在公示期间因群众反映较多,经常委会复议后被取消任职资格,实行待岗。2个部门领导因民主测评居后位,被就地转任主任科员。六项制度的出台,解决了“由少数人选人”和“在少数人中选人”的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全县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三、强化监督,“六小制度”见实效
在加强培养、选任工作的同时,宁陕县对干部的日常监督工作也毫不放松,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积极探索干部监督的有效途径,不断拓展监督领域。针对一些干部上下班迟到早退,公务接待大吃大喝、奢侈浪费,个别领导干部驾驶公车,出差住高档宾馆,干部参与赌博以及周末各乡镇人去楼空无人带班值班等现象,制定出台了上班到岗监督、公务接待监督、公车管理监督、差旅报销监督、干部参赌监督和周末领导带班值班监督六项制度(简称“六小监督”)。为了加强“六小监督”的执行力度,县纪委、组织、人事等部门定期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突击检查;财政、审计部门加大了对招待费、差旅费报销的审核力度;对周末带班值班,县级领导从我做起,“四大班子”领导带头轮流带班值班并对各部门、各乡镇带值班情况进行抽查。对违反“六小监督”制度的,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六小监督”制度实施以来,已先后有24名领导干部因驾驶公车被县纪委警示提醒,5个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因干部职工迟到被警示,极大的改变了干部作风,促进了该县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